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云南元阳“七个”紧紧围绕推进质量兴县战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近年来,云南省元阳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名牌产品、优质产品不断增多,全民质量意识和发展意识日益增强。为效提高质量总体水平,近日,元阳县人民政府在全省率先召开了“质量兴县”暨标准化战略工作会议,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安排、再部署,提出了“七个”紧紧围绕深入推进“质量兴县”战略的工作措施。

  一、紧紧围绕优势产业推进“质量兴县”。围绕生物资源开发、冶金、水电等优势产业,在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生产环境等各个环节,大力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和基地化建设,全方位提升产业层次,将优势产业做精、做大、做强。在生物产业上,突出甘蔗、草果、香蕉、橡胶、木薯等重点产业,从原料基地到加工开发等各个环节,推进标准化生产,既注重扩大规模,更注重提升质量,着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在矿冶产业上,在产业发展的深度上下功夫,在延长产业链上做文章,在增加产业综合效益上求突破,着力提高回采率和综合利用率,推进产品精深加工。在旅游产业上,突出人文、生态两大特色,与文化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从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入手,抓好景区开发和配套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在建筑、建材、医药、食品等产业上,通过全面加强质量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业竞争力。

  二、紧紧围绕骨干企业推进“质量兴县”。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质量兴县活动的主体。坚持把质量兴企与深化企业改革、创新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一是不断优化内部结构,壮大竞争实力,打造企业质量品牌。二是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激活企业质量管理的内在动力,努力走出一条质量兴企之路。三是以高质量、高技术为起点,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产品、良好的信誉抢占市场先机,拓展发展空间。四是紧贴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布局,不断提高加工的精度和深度。同时,整合各类商会组织、流通企业、行业协会力量,引导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严把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关;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以质量树形象,以质量求发展,走“质量兴企、管理强企”路子。

  三、紧紧围绕创名牌产品推进“质量兴县”。针对全县一般性产品多、知名产品少,中低档产品多、高精尖产品少,缺少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的实际,采取扶优限劣、奖优罚劣的措施,重点围绕冶金、农副产品加工和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产业,制定品牌产品培育规划,落实名优产品奖励政策和配套扶持措施,加大品牌创建工作力度。对发展初具规模、在市场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糖业、矿业、茶、大米、木薯淀粉等特色品牌,积极做好原产地保护工作,加大商标注册、基地认证、标准监督、产品检验力度,着力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提升产业,形成具有品牌支撑的企业集团和产业群体;对基础较好的矿产和能源企业,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通过兼并联合等方式进行企业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打造省内外知名品牌;对基本具备申报条件的特色产品,积极做好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商标申报工作;对经过培育有希望达到申报条件的产品,加大扶持和培育力度,争取尽早实现创牌目标;对一时难以达到申报条件的大宗产品,通过完善和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提高标准,强化内控措施,提升产品质量等级和竞争力,积极扩大影响力。

  四、紧紧围绕项目建设推进“质量兴县”。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云南桥头堡建设以及红河哈尼梯田申遗工作等启动实施的有利契机,在全县掀起新一轮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社会民生等项目建设热潮。在各类项目的规划、论证、建设过程中,坚持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坚持建设程序,加强现场监理,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在具体项目建设中,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确保技术达标、环保达标、质量达标,确保项目建设发挥持续效益,经得起检验。

  五、紧紧围绕市场环境推进“质量兴县”。强化抓源治本意识,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惩处制假售假等行为。围绕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农资、建材等重点产品,集中力量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市场和重点产品实施专项治理,推动打假治劣向纵深发展。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商业诈骗、不讲公德、不讲诚信等行为,努力营造公开、公正、平等、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形成亲商、护商、活商、稳商的社会风气,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有序流动,为深入推进“质量兴县”战略营造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

  六、紧紧围绕行业管理推进“质量兴县”。各行各业立足行业特点,依法履行职责,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教育、卫生等部门重点围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医疗需求,切实解决上学、看病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住建、交通运输等部门严格建筑工程审批程序,加强对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工信、旅游、工商、文化等部门切实加强对各类服务行业全方位监管,提高服务质量,营造让群众放心、让群众满意的消费环境。其它各部门、各行业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创造性地开展质量提升活动,推进“质量兴县”工作向纵深发展。

  七、紧紧围绕技术标准推进“质量兴县”。深入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提高标准化水平,加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标准体系。按照“政府推动、政策指引,市场引导、企业为主,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要求,以“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为主导模式,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主要目标,大力推进各行业的标准化工作。一是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突出比较优势和产业特色,以蔗糖、茶叶、淀粉、大米、木薯、草果等地方特色农业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促进农产品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提升农业标准化、产业化总体水平。积极推进国际生产标准实施,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产品的认定认证工作,进一步提升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二是着力推进工业标准化工作。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重点推进冶金、生物制药、农特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的标准化工作。支持和鼓励企业制定高于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的研制修订工作,抢占技术和市场制高点。三是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深入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组织制定餐饮业服务地方标准,优先发展物流标准化,在各级行政管理机关探索建立行政服务标准化的工作模式,探索以公交、出租为基础的交通服务标准化试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社会保障、家政服务、房地产业等标准体系。四是高度重视节能环保标准化工作。以节能管理、清洁生产等为重点,加强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及环境保护标准的研制修订工作,加快专利技术向技术标准转化进程,逐步建立以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等为重点的技术标准体系,为实现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作者:佚名 来源:红河州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2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