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学习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良好精神状态论述的体会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论精神状态

——学习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良好精神状态论述的体会
 

  提 要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干事创业的前提,是爬坡奋进的支撑。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特别看重精神状态,既身体力行,又大力倡导,反复强调质检系统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质检系统的属性是人民质检,质检为民是质检工作的灵魂。质检工作方针是“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特别需要忠诚的精神、负责的精神、实干的精神。而要有忠诚的精神,就是要信仰坚定,心存感恩,自觉奉献;要有负责的精神,就是要敢于担当,尽心尽力,珍惜团结;要有实干的精神,就是要迎难而上,勤奋学习,勇于探索。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心弱则志衰,志衰则不达”。精神源于内心,状态塑造人生。人有精神人不老,人在状态人振奋。
 

  年终岁尾“双节”将至,公共场所人流量激增。河北省邢台市质监局特检所从近日起到春节期间,对全市宾馆、饭店、商场、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开展安全检验,重点查验在用电梯的维保工作开展情况,严格落实维保质量,确保节日期间公共场所电梯安全运行。 王红梅 韩建林 摄
 

  有一副对联,单道精神状态之重要:天上日月星,人间精气神。人之精气神,堪比天上日月星,日月星光耀乾坤,精气神照亮人生。
 

  生命之链条由两股拧成,一股是物质,一股是精神。历史的轮回反复演示,成功者不仅成于物质的强大,更成于精神的强悍,衰败者不仅败于物质的匮乏,更败于精神的失守。物质不灭而转化,精神能穿透时空。
 

  毛主席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面临“四个危险”,摆在首位的是“精神懈怠的危险”。人的精神有内外之分,内在的是精神天地,外在的是精神状态。内在精神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包括理想、知识、品德、意志等等。外在精神包括气质、态度、举止,也包括在行为过程中所展示的正气与邪气,大气与小气,满腔热情与冷若冰霜,朝气蓬勃与暮气沉沉,奋发进取与得过且过。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特别看重精神状态,既身体力行,又大力倡导,反复强调一个单位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求着力解决“学习氛围不够浓、纪律要求不够严、工作作风不够实”的问题,大力弘扬“高度负责的精神、刻苦钻研的劲头、埋头苦干的作风、创先争优的勇气”。
 

  弘扬质检人应有的精神状态,首先要了解质检人应有的内在精神。质检部门的工作方针是“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抓质量是根本,保安全是关键,促发展是目的,强质检是基础,互通互补、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相得益彰。质检人的核心价值观理念是“以质取胜”,追求质量的高端,守住安全的底线;追求道德的高端,守住法律的底线。质检人的行为准则是“忠于职守、勇于负责、严格把关、保国安民”,“人民质检爱人民、人民质检为人民”,整体形象是“刚正廉明的依法行政形象,科学权威的技术执法形象,可亲可敬的人民质检形象”。质检人的奋斗愿景是“建设质量强国,创造美好生活”。强质检的目标是“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同时这也是强质检的途径。
 

  质检人的精神状态体现在多个方面,最为突出的应当是:忠诚、负责、实干。
 

  忠诚的精神
 

  古人谓:忠者,德之正也。忠诚是人品的精髓,忠恕之道是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美德。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第一位的就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一部二十五史,不吝笔墨地歌颂忠诚。像岳飞、文天祥那样的民族英杰,他们的浩然正气,与其说是英雄主义精神,不如说是忠诚精神。他们的忠诚还不能算是效忠于朝廷,因为在他们看似愚忠的行为背后,体现的是对人民的忠诚,对使命的忠诚。
 

  尽心于人谓之忠,信实无欺谓之诚。忠诚是做人的美德,也是基本的精神状态。《党章》要求“对党忠诚,积极工作”。《致加西亚的信》的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说:“一盎司忠诚相当于一磅智慧。”市场经济机制下的要素流动,似乎让人们淡化了忠诚。但归根结底,职位可以流动,忠诚不可流失。
 

  人的精神空间分为三部分:个人空间、私人空间、公共空间。在个人空间里需要忠诚于使命,忠诚于良知,忠诚于人之为人的天性。在私人空间里需要忠诚于亲人与朋友,忠诚于义务和诺言。在公共空间里需要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党,忠诚于事业,忠诚于岗位职责。支树平局长指出:“质检系统的属性就是人民质检,质检为民是质检工作的核心主题。要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人民质检的忠诚,感受到质检为民的成效”。
 

  忠诚的精神体现在信仰坚定。信仰是对真理和主义的敬仰与遵从,是精神的支撑,也是行为的基因。质检人的信仰和信念,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忠于祖国、热爱人民”是质检文化不容置疑的核心内涵。质检历史沿革源远流长,是“八路军”,不是杂牌军。质检队伍是党的队伍,是人民的队伍,是质量卫士、国门卫士,必须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仰、严明的纪律,听党指挥,令行禁止。高贵的信仰决定高尚的人生。有信仰的队伍才有思想和意志,才有气质和精神。
 

  忠诚的精神体现在心存感恩。古往今来,一个好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无一例外秉怀诚心、感恩人民,怨天尤人者难成大器。小平同志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历经磨难,一辈子对人民忠诚,对人民感恩。他有底气称自己为人民的“儿子”,“人民”也为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拿国家俸禄,吃人民供养,就要竭尽心力地为人民做事,维护质检领域公共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以维护质量安全为己任者,看到农民工兄弟在建筑工地从事危险繁重的劳动却有质量之虞,面对背着沉重书包的瘦弱孩子吃着假冒伪劣食物,如果心中没有一点激奋的情绪,这是情感的麻木和良知的泯灭。奋力履职者可敬,懈怠不为者缺德,无所用心者可耻。
 

  忠诚的精神体现在自觉奉献。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认识到质量强国是必由之路,认识到严把国门责无旁贷,认识到抓质量、保安全是光荣使命,认识到促发展、强质检是神圣职责,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融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部署之中,在全局中找准质检工作的定位,拓展质检事业发展的空间,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积极奉献。奉献者是崇高的,是充实的,也是为人民群众所称道的。可以无怨无悔地说:我们为质量在奋斗。正如革命导师马克思所言:“高尚的人们会洒下热泪。”
 

  负责的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尖锐地指出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精神懈怠原因有很多,根本原因是责任意识的淡漠。《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时评,题目叫《治治“心硬化”》,抨击某些干部“心太硬”,全身上下“彻骨的冷漠”,“对群众利益漠然置之,对百姓疾苦无动于衷,对自身职责竭力逃避”。
 

  人的本质属性是它的社会性。作为社会性的人,无一例外要具有责任与担当。关于责任,有古代先贤彪炳千秋: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是责任,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责任,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责任,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责任,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责任,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责任,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责任,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是责任,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责任,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责任,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是责任……利居众后,责在人先,是志士仁人薪火相传的思想标杆,是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责任是精神之根,是动力之源。支树平局长反复要求,质检部门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
 

  负责的精神体现在敢于担当。温家宝总理告诫领导干部,要“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奋勇向前”。质检部门是国务院质量综合管理部门,承担着质量技术监督和出入境检验检疫职能,掌握标准、认证认可、计量等抓质量的基础手段,维护国门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毫无疑问,维护安全是有关监管部门的共同使命,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但属于质检部门该做的事情,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去做,任何借口的推诿和扯皮,都是对责任的亵渎和对人民的损害。当口岸疫病疫情来临,当质量安全事件突发,当国外对我们的产品无端指责,质检人就要大义凛然,挺身而出。
 

  负责的精神体现在尽心尽力。古人推崇“志竭忠贞,尽心尽力”。一个尽字,尽得中国文化的精髓,也尽现中国民众的优良品性。尽心是最高的工作境界,尽力是最佳的职业状态。质检部门要综合运用各种质检职能,充分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全力以赴抓质量,不遗余力保安全,尽心竭力促发展,坚忍不拔强质检,始终保持一股奋发向上的劲头,永不停滞,毫不懈怠。
 

  负责的精神体现在珍惜团结。人心齐,泰山移,众人同心,其利断金,道出了精诚团结的神奇力量。质量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质检部门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就要尊重质量工作的规律,内部深度融合,同心同德,对外加强合作,密切与各部门各单位的协作,形成质量工作的整体合力。质检人要有宽容大雅的气度,光风霁月的襟怀,化解矛盾的艺术。我们的胸襟大,合作共事的空间才大,质量工作的成效才大。站在本部门立场斤斤计较,损害的不仅是质检形象,更是整个国家的质量事业。
 

  实干的精神
 

  真抓实干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对精神状态的基本要求。马克思指出“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毛主席倡导“实事求是,力戒空谈”,邓小平说“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江泽民警示全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胡锦涛反复强调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质检人责任大、任务重,更要倡导实干精神。
 

  实干的精神体现在迎难而上。支树平局长纵论质检工作,从经济、社会、法治、科技、舆论、自身6个层面,分析质检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实事求是地把握质检工作的历史定位,号召质检系统“爬坡奋进”,“为质量而战”。在一个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质量管理水平和道德诚信水平还不高的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提升质量水平、维护质量安全任重而道远。质检人要自勉自励,知难而进,自强不息,全面加强质量监管,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着力推进质量诚信建设,大力夯实质量基础,为质量而战,为质量强国而战。
 

  实干的精神体现在勤奋学习。质检工作政治性、政策性、涉外性、业务性、技术性、敏感性强,专业门类多,涉及范围广,新情况、新问题、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非学无以履职,浅学不能胜任。当今,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种追求、一种生命常态的要求已经屡见不鲜。质检人要大兴学习之风、研究之风、探索之风,孜孜不倦地学理论、学法律、学科技、学业务,营造勤奋学习光荣、不学无术可耻的良好风气。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要“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带头学习,带头读书,少一些迎来送往,多一些学习思考,学以益智,学以明神,以学促干,不断提高解决质检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干的精神体现在勇于探索。当年朱镕基总理有一句名言,“质量工作是千秋万代的民族事业,要认真实践,不断探索”。抓质量不是一时一事,而是永久永世。质检部门要积极探索质检工作真谛,努力把握质量发展规律,切实提高质检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眼前讲,要从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质量抓起,努力解决紧迫问题、突出问题。从长远讲,要在治标的同时着力治本,着力建设质量工作长效机制。针对假冒伪劣屡禁不止、打而不绝的现象,要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效的手段、更大的力度进行严打,坚决遏制质量违法犯罪嚣张气焰。针对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现象,要加强风险监测和风险预警,做到防范在前、规避风险。针对近年来质量诚信缺失导致质量问题高发的现象,要尽质检之所能,带头推动全社会质量道德建设和质量诚信建设,不仅呼吁广大企业还要呼吁全社会,血管里要流淌“道德的血液”。难归难,但“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质检人的精神,是忠诚的精神,是负责的精神,是实干的精神。古人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心弱则志衰,志衰则不达”。精神源于内心,状态塑造人生。人有精神人不老,人在状态人振奋。
 

  (作者单位:贾玉奎——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 缪传真——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作者:贾玉奎 缪传真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9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