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对外披露一项针对20款微波炉产品进行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3家知名品牌的5款产品因加热不均匀导致产品不达标。严格来说,所谓加热均匀性项目测试是关于反映炉腔内各点加热是否均匀、食物是否能够均匀受热的性能检测,根据国标《家用和类似用途微波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4849-2010),带有转盘的微波炉加热均匀性应不小于70%,不带转盘的微波炉加热均匀性应不小于60%。而以被检测出的不达标产品之一,其加热均匀性仅为36%,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行业标准。
此事一出,立刻引发了广泛关注,也引起了人们对我国微波炉产业发展的思考。
好企业该把产品做得更好
对比各方的表态不难发现,使用措辞并不一致:中消协使用的字眼是“达标”,而企业强调的则是“合格”。对此,中国家电研究院小家电部部长葛丰亮做出了解释:在国家标准中,加热均匀性属于强制性标准中的推荐性项目,产品生产过程中,并不以此对企业进行硬性要求。换句话说,不符合该项标准,并不意味着产品不合格。“加热均匀性对安全没有任何损害,只是考核微波炉功效好不好的指标。”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而推荐性标准则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又称自愿性标准。这类标准任何单位都有权决定是否采用”。也就是说,微波炉加热均匀性属于标准中的推荐性项目,不符合该项标准,不代表产品不合格。
有参与微波炉标准制定的业内人士指出,在国际上,均无对微波炉加热均匀性项目的要求。“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制造国,国外已经基本上不生产微波炉产品了。总体来看,我国微波炉产品质量都能达到要求,基本指标也都符合标准。”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徐东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中消协的比较结果,主要在加热均匀性方面,存在一些分歧,但产品基本上都达到了标准的要求。而且中消协的实验方法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一般在实验室比较得出的数据,与实际的指标数据会略有差距。
家电产业(市场)研究专家、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告诉记者,中消协此次的微波炉产品比较试验结果,实际上反映了两个概念:一是是否符合质量标准;二是是不是最好的产品。从比较结果看,显然这些产品都是符合质量标准的,但作为微波炉数一数二的企业,应该把产品做得更好,而不是仅仅满足符合标准,中国的很多家电产品在全球没有地位,就是这个原因,即企业乐于应付标准,以达标为追求。
徐东生也希望企业能做得更好,推出质量更高的产品。
无奈的是,长期的低价策略导致了我国微波炉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定位被迅速拉低,低价、低端也成为国内微波炉产业的一大标签。纵观国内微波炉市场,499元以下的低端机约占50%,499~999元的中端机达到35%,千元以上的高端机则仅维持了15%的量。
“我国的微波炉产业其实已经进入了寡头垄断的时代。”陆刃波说:“从最开始的‘互掐’到现在双方‘和平共处’,我国的微波炉市场除了外资品牌主打高端市场之外,一般的中国企业都已经倒下了,因此产业剩余的寡头企业,对产品的追求已经演变为对利润的追求,质量难免受影响。”
徐东生认为,我国的微波炉产业近些年发展很成熟也很稳定。在稳定中稳步前进,一些企业也在努力通过创新改变微波炉功能单一的特点,同时也希望改变价格取胜的方式,推动产业升级。
智能化成为发展方向
随着原材料的持续上涨和人工成本的上升,曾经在业内有“金奶酪”之称的小家电近些年的发展有些风光不再,微波炉同样如此。
陆刃波认为,微波炉产业发展如今遇到的问题,也是很多产业做到一定时期都会遇到的问题,但无论如何,企业都不能以牺牲质量来降低成本,继续发展。对于微波炉产业而言,健康的发展模式,必须让其竞争更加充分。
应当说,随着LED(发光二极管)等材料和技术的运用,除了加热方式不断推陈出新之外,在人性化、智能化方面,微波炉近些年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企业只有不断为产品注入新的元素,找到一些创新点,提高其内涵,才能有更大的市场。”徐东生说。
微波炉发明至今已经有64年的历史,中国品牌进入这个产业不过20年时间,但是中国微波炉产业从产销规模到科技水平都早已站到了全球领先的水平。2010年,全球微波炉产销约7000万台,中国制造约占9成。
徐东生认为,我国微波炉产业未来的发展,必须通过完善功能和要素,适应消费者新的生活方式,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