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浙江嘉兴增强“四个力”全面推进科技质监建设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质监局紧紧围绕“质量强市”和“大质量、大监管、大平台”建设,实施“科技兴检”和“人才强检”战略,加大投入、提升能力,切实增强技术机构的“技术支撑力”、“技术创新力”、“技术监管力”、“技术竞争力”,全面推进科技质监建设。日前,全市系统已建成18家独立法人且独立运作的技术机构,建成国家级质检中心1个,省级质检中心6个,已获批筹省级质检中心1个,列入全省规划的国家质检中心5个。技术机构检测装备原值1.18亿,实验室面积3.18万平方米。

  一、扎实推进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增强技术支撑力

  根据嘉兴产业发展特点,按照“做精做强、适当超前”的理念,加强技术机构项目规划,扎实推进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突出“三个注重”。

  1、注重对接产业。面对嘉兴全市块状产业迅猛发展的形势,全市技术机构围绕地方块状特色产业建设和布局,目前全市18家技术机构已覆盖经编、皮革、羊毛衫、紧固件、服装等12个本市块状产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2、注重机构定位。市、县技术机构差异化发展。市本级技术机构定位于发展综合性检测项目,做强食品安全检测项目和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的检测项目,完善区域产业集群优势的检测项目,有选择性地开展社会需求较大的中介检测服务项目。县级技术机构按照“2+X”模式,抓牢“2”(质检和计量),开展基础性、常规性的检测项目,做大、做强“X”,开展区域特色性检测项目,重点为本地区块状经济服务。目前,全市系统形成了以国家标准件产品质检中心为龙头,7个省级质检中心和3个市本级检验检测机构为骨干,其他市、县级中心为基础的检验检测体系框架。

  3、注重规划(计划)引导。通过2005—2007年、2008—2010年两个项目建设三年规划及每年的项目建设计划,强化引导,落实责任,优化了全市检测资源配置。近几年,全市系统检验检测项目投入保持稳定,质检领域以食品安全、生态纺织品、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等项目为主,计量领域重点建设精密测量、医疗仪器检定、电磁无线电计量检定,特检机构新建智能检测系统、培训系统和安全阀校验等项目,探索掌握新型检测方法。

  二、稳步提高技术机构科研能力,增强技术创新力

  全市技术机构积极开展检验检测项目的科学研究,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提高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科技保障作用。

  1、加强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全市技术机构通过引进部分高精尖的专家级人员,建立学科带头人机制,发挥高级人才的带动效应,通过专家的传、帮、带,带领年轻的技术人员开拓创新,形成机构内部合理的人才梯队,为技术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目前,全市技术机构共有持证的技术人员450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187人,本科以上学历282人,分别占总人数的41.6%和62.7%。

  2、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全市技术机构以科研项目为抓手,推进科技创新。新增科研项目数量稳中有升。今年,全市系统新增地市级以上科研立项14项,立项数超过去年2项,近三年来,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每年至少获批立项1项。科研项目质量有所提高。省羊毛衫质检中心的“半精纺毛针织品检测技术的研究”项目所制定的“半精纺毛针织品”行业标准已于2010年4月1日正式实施;“混纺产品中新型纺织纤维含量检测方法的开发”项目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兴检奖”三等奖;省毛纺(针)织产品质检中心的“毛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技术的研究”项目所产生的成果已在部分企业中应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市农产品监测中心的“出口腌制蔬菜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研究”项目获得2010年嘉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市特检院的“生物质锅炉应用及研究”项目已通过成果鉴定,获得国内领先的评价,并已申报专利。科研项目的层次有新提升。今年以来,全市系统获质检总局科研立项4项;与国家特检院合作完成2012年科技部重大民生项目《海上石油平台压力管道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的申报,并已通过质检总局评审;承担的省局立项的科研项目《电站锅炉承压元件新型寿命评估系统研究》和《新型便携式电梯限速器校验仪的研制》,目前已申请专利3项,发表论文4篇。嘉兴皮研所成功研制出甲醛捕捉剂,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3、注重技术机构科技发展内涵。积极推进“三个转变”,即:从单纯检验型向科技检验型转变;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型转变。通过科研能力的规划提升,我们发现,技术机构正从原来只注重按标准进行检测判断向帮助企业诊断、分析、解决难题转变;技术人员正从原来重复性、单一性检测向检测、科研全方位发展转变;技术机构检测和科研良性互动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三、注重发挥平台综合效能,提高技术监管力

  1、抓好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一是抓好国家级质检中心建设。去年,市局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正式向省局申请在省羊毛衫质检中心的基础上筹建毛针织品国家质检中心,在市质检所的基础上筹建国家钮扣及服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两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全市技术机构的整体实力。毛针织品国家质检中心的筹建更是得到了桐乡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桐乡市政府承诺投入财政资金和给予相应的人员编制。国家钮扣及服装服饰质检中心的筹建也得到总局领导的肯定,已经完成筹建现场验收,等待总局批复。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全市5个转型升级示范区,规划国家级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完成了国家太阳能光热利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核电设备及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电子电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国家太阳能光热利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申建工作得到海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3位市长先后在创建国家质检中心请示上批示,出台创建国家中心政策意见,原则同意3000万元财政支持和独立设置事业单位暂定人员10名的请示,并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二是抓好省级质检中心建设。2010年,获得省局批筹建设浙江省电子电声产品质检中心,嘉善县政府高度重视省该中心的建设,批复该中心为独立法人的省级中心,设置8个准公益类事业编制,给予该中心500万的经费支持。今年,省光机电质检中心已获得筹建批文,省电子电声产品质检中心、省工程结构与材料质检中心完成筹建验收,正式挂牌成立。

  2、积极参与科技平台建设。截止日前,全市系统共有8家单位牵头或参与科技系统立项的8个科技平台建设。国家标准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牵头建立“浙江省海盐标准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平台将为海盐标准件成型、热处理、表面处理、设备及模具制造等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品检测、人员培训等服务;以浙江省电子电声产品质检中心作为核心共建单位之一申请的“浙江省嘉善电声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于2010年正式获准立项,该项目将获得浙江省财政补助经费600万元,嘉善县地方政府还将配套经费1200万元;平湖市质监局参与共建的浙江省平湖光机电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于2010年获得省科技厅批复,获得400万补助经费,该平台将致力于服务一批光机电中小企业,承担科技攻关项目,转化科技成果,培育光机电龙头骨干企业和光机电科技人才,凝聚高层次专家队伍,进一步加强检测能力建设。

  除此之外,全市系统牵头或参与的科技平台建设项目还有:省羊毛衫质检中心参与“浙江省嘉兴毛衫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市质检所参与“嘉兴饲料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市特检院牵头建立“嘉兴市特种设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市技术监督事务所建设“省标准信息与质量安全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嘉兴子平台”;省经编产品质检中心参与“浙江省嘉兴经编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四、提高服务意识,培养专业优势,增强技术竞争力

  近年来,全市系统连续4年坚持开展“技术机构千家企业质量帮扶”。以专家组为主体,专家组深入块状产业中的中小企业和龙头企业,帮扶企业开展应对技术贸易壁垒、分析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解决技术难题等,进一步提升块状产业产品质量水平。同时,面向企业开放技术机构实验室,共享检测资源。全市系统各技术机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产业需求,面向企业开放部分实验室,共享检测资源,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允许企业技术人员使用特定设备开展试验工作。

  根据质检总局和浙江省质监局统一部署,连续3年坚持开展“实验室开放集中展示月”活动。市局组织全市系统国家级中心、省级中心、市本级技术机构,选择特色实验室,面向全社会开放,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科研专家、企业代表、消费者代表等参观实验室、座谈对质监工作的看法。“实验室开放”活动期间,全市系统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提升了质监部门的社会影响力。

作者:佚名 来源:嘉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6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