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我国电动汽车碰撞标准将于两年内完成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随着电动汽车的推广和使用,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特别是电池、高压电的安全问题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汽车安全技术论坛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下称“汽研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总工程师周荣表示,电动汽车区别于传统汽车的特殊安全性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车载高能量动力电池的潜在危险,如在受到挤压的情况下可能燃烧、爆炸;二是高电压、大电流的回路对乘员的潜在危害;三是车辆发生碰撞等极端情况发生时,由于电动汽车质量比传统汽车重许多,加上电池、高压电的作用,极可能造成更大伤害,应该引起重视。

  周荣告诉记者,国内现有的跟电动汽车相关的强制性安全标准有5项,包括GB/T18384.1-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之车载储能装置、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人员触电防护,以及GB/T19751-2005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T24549-2009燃料电池汽车安全要求等。我国还是国际上第一个提出燃料电池汽车安全要求(GB/T24549-2009)的国家,国外相关机构即将颁布的燃料电池安全法规也参照了这个标准。

  “但这个五个标准中,只有GB/T18384.1-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车载储能装置和GB/T19751-2005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两个标准对EV和HEV碰撞提出要求,而且只局限于正面碰撞的要求,条款过于简单、宏观,可操作性较差。”周荣坦言。

  为此,汽研中心正在研究制定单独的电动汽车碰撞标准工作。周荣介绍了我国电动车碰撞标准研究的基本思路:“我们先进行正碰标准研究,在此基础上完善侧碰和后碰,同时参考ECER12/94/95为代表的国际或其他国家的标准或法规,充分利用中国已经积累的几十辆电动汽车碰撞试验的数据,细化试验前车辆状态要求,对车辆碰撞后提出详细的、可操作的要求条款,合理预防试验中爆炸、起火等事故的发生。”

  就目前此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周荣表示:“我们正在做电动汽车前碰撞的一个安全标准,已经完成国标立项,正在成立国内标准研究工作组,并完成了对几十辆电动汽车的碰撞试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国内近十几年来电动汽车的研发经验和模拟分析工作将为标准制定提供技术依据。新标准预计在2年内完成。”

  虽然汽研中心正在修订和制定新的电动汽车安全标准,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多数电动汽车相关行业标准均为推荐性标准,不具备强制力,对行业的约束性并不强。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工业报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6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