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省昌邑市质监局以“监督定位、流程规范”为宗旨,采取四项措施,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的风险防控机制,扎实有效地开展食品企业风险防控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全面动员。该局成立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并根据潍坊市质监局制定的《风险防控手册》,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制定了《昌邑市食品生产企业关键风险点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并召开了由全体干部职工和食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动员大会,主要领导做了动员报告,明确开展防控工作的目标意义、方法步骤,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深入调查,摸清状况。深入全市45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深入调查,逐一填写了食品生产企业关键风险点一览表。并按产品类别将酒类、肉制品等产品划分为高风险产品,糕点、炒货等产品划分为中风险产品,小麦粉等产品划分为低风险产品,并分别制定了详细的监督检查和抽样计划。
三是查找分析,编制材料。工作人员对每类产品从原料采购、生产工艺流程、食品添加剂使用、包装、储存等各个环节及外界环境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要求企业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收集制度》,督促并协助企业编制了各类产品危害分析表和关键风险点防控措施计划表,定期收集风险防控监测信息,不断改进工艺,完善流程,提升产品质量。
四是明确职责,依法行政。该局严格控制执法的随意性,完善岗责体系,规范权力运行程序。除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巡查之外,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活动,区别严重问题与一般问题的界限,主观故意行为与无意行为的界限,一般性质量问题注重教育,帮助整改,督促企业提高依法生产、经营的水平。到企业进行收费,坚决执行“两证一卡”制度,主动出示有效证件和收费依据。并严格按照纪检和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收费,坚决杜绝乱收费、超标准收费现象的发生。到企业进行执法检查,严禁以罚代管。今年该局大力推行“阳光案审”,推广“说理式”行政执法文书,有效杜绝了“人情案”、“关系案”,依法行政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同时,也促进了食品企业风险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