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把安全交给气囊?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又是一起安全气囊质量纠纷!

1月18日,专程从丹东赶到报社投诉的罗先生把一张事故照片摊在了记者面前。他指着照片对记者说:“你看看,你看看,车被撞成这个样子了,人被撞伤,安全气囊却没有打开。”

记者已经数不清接手多少次安全气囊用户投诉了。这次当记者将用户的投诉信息转给厂商的时候,厂商苦不堪言地回复记者:“用户根本不让我们动车,不对车检查我们怎么知道产品是不是有质量问题?”

用户之惑


2006年12月17日,罗先生的岳父、保定市59岁的王玉明在该市花20多万元买了一辆知名品牌的B级车。没想到,第三天上午不幸发生交通事故:先是撞倒一名70岁老人(左腿骨折),又刮伤一辆夏利出租车,情急之中王玉明把油门当刹车踩了下去,最后以40多公里/小时的速度撞在一棵大树上。而王玉明自己在撞车的一刹那,头磕在了方向盘上。

鲜血染红了崭新的方向盘,王玉明当即被送往医院。医院诊断报告显示:唇下部可见一长约4厘米的伤口与口内贯通,另见一长约3厘米伤口深达肌层,需进行清创缝合术。

罗先生对记者说:“出事现场,很多围观的人都惊异地说,车撞成这样,安全气囊竟然没有打开?”

回想起当时的情形,至今心有余悸的王玉明气愤地对记者说:“车撞成这样了安全气囊竟然还没有打开,那要它何用?”他向记者出示厂家的产品说明书,关于安全气囊部分说明书写道:“如果撞击的严重程度超出设计的临界值,相当于25公里/小时的车速,直接对静止的或不变形的障碍物碰撞所引起的冲击,则SRS前排空气囊张开。”王玉明肯定地对记者说:“当时我的速度肯定超过了40公里/小时。”

厂家之忧


记者将用户的投诉信息转给厂家,经过漫长的等待,厂家给予了回复。电话里,汽车厂家的人员对记者说:“因为用户不让我们对车进行检验,所以我们只能从外观得出初步判断:车子撞到树上时,树正好在车正面的正中间,而安全气囊的触点在两侧,所以无论是撞击的速度还是撞击点都不足以使气囊打开。”

又是一个“没有达到启爆条件”的解释,类似的回复记者已经听到很多次了。因为同样的回复听得多了,记者也曾就此采访过一些专家,并查阅了相关资料。资料显示,安全气囊的启爆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比如合适的速度和碰撞的角度。从理论上讲,只有车辆的正前方大约60度之间位置撞击在固定的物体上,速度高于30公里/小时(各厂家给出的这个数据均不一样)时,安全气囊才可能打开。专家特别指出,这里给出的速度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车速,而是在试验室里车辆相对刚性固定障碍碰撞的速度,实际碰撞中汽车的速度要高于试验速度,安全气囊才能打开。而轿车与没有后部防护装置的卡车发生钻入性追尾事故时,由于碰撞角度不对,气囊是不会打开的。

上述资料对于一般的消费者来说,着实语言晦涩,记者也是数次在试验室观摩碰撞试验,但仍对“试验速度”与实际速度无从体会。可想而知,愤怒的用户绝没有心情听厂家给他们上“安全气囊启爆条件”的科普课,而此刻厂家同样吞咽着无奈的苦涩。

标准之急


记者在就安全气囊启爆条件调查时发现,各个汽车厂家有不同的标准,同一厂家,因为车辆的级别不同,安全气囊启爆速度给出的数据也有不同。而目前我国尚还没有安全气囊技术标准和相关法规,这与汽车产销已经突破800万辆、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的现实显然是极不协调的。

由于没有相应的标准和法规,当出现气囊纠纷时,用户、厂家各执一词,难分是非。作为高技术含量、高价值商品的汽车,气囊检测、技术鉴定预交费就高达10万元。依据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提出质疑,需消费者自己送检,如此高额的送检费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只能望而却步。

为了分清责任、解决纠纷,厂商常常表示由他们对事故进行技术鉴定和检测。面对技术、财力均为强势的厂商,对于他们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身份,消费者除了不信任,似乎无能为力。因此,寻求媒体的支持,寄希望通过舆论的压力为自己取得与厂商谈判增加筹码,往往成了消费者的不二之选。这就是记者经常收到消费者安全气囊投诉的原因。

宣传之躁

近年来,安全气囊成为厂商卖力宣传的亮点,安全气囊的宣传之音有时有点儿像演滑稽戏:一辆售价不足10万元的车,厂商炫耀装有双安全气囊。而6个、9个安全气囊、安全气帘,似乎成了高档轿车厂商们攀比的“家底”。

在厂商向记者炫耀安全气囊时,从没有听到过什么“气囊启爆条件”。在厂商的4S店,你经常听到销售人员夸口主动安全装置“安全气囊”云云,此时,你绝不会听到有人提示你:在什么条件下安全气囊不会启爆,在什么条件下安全气囊启动也许会给你带来伤害。如此宣传,怎么不会将消费者往“沟”里带?消费者误认为有了安全气囊在任何情况下就可以安全无忧。其实,打开的安全气囊将驾驶员的鼻梁打断、打碎眼镜致驾驶者失明的投诉,记者也收到不少。

此刻记者想起了4年前,一个轰动中国某知名品牌安全气囊官司的旧案。2002年,一位豪华轿车的用户在车祸中丧生。他的父亲认为:儿子的丧生是因为轿车的安全气囊没有引爆,并且与厂商开展了旷日持久、长达3年的“气囊”官司。这位痛失儿子的父亲坚决不让厂商动事故车,而是自己掏了昂贵的技术鉴定费,试想大概只有豪华品牌的车主才有这样的财力和气魄与强大的厂商、强大的品牌抗衡。

当年记者参加了这起事故的采访,厂商的技术专家告诉记者:“安全气囊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仅仅是在死与不死之间给你做一个选择,有的时候,安全气囊其实会给消费者带来伤害的。”技术专家给记者看了很多事故照片,在这些照片中,几乎所有爆开的、洁白的安全气囊都溅上了鲜红的血。记者觉得奇怪:这些话为什么在厂商产品宣传中不曾听到过?

诚信之责


关于这个问题,记者在与一些行业资深人士探讨的时候,他们对记者说:“空气囊是座椅安全带的辅助装置,座椅安全带能够固定成员身体的前提下,在有更加强烈的撞击,乘员即使系着安全带,仍然可能强烈撞击车内的物体(主要是方向盘或仪表盘等),起着对缓冲乘员所受到的撞击起辅助作用。比如,副驾驶座椅前空气囊,如果是来自车辆前方的强烈撞击,车辆急速减速,乘员的身体在向前方惯性力量下往前冲,空气囊会在传感器感知车的减速度后产生作用。具体说各个厂家采用的传感器,不是感知其物理性的接触撞击,而是通过感知激烈减速程度,能够对强烈的向前的惯性力量进行判断的传感器。所以如果不是伴随着有激烈减速的事故,或者是非前方的强烈撞击的事故,前空气囊不该打开。侧空气囊也是一样,只对横向强烈的惯性力量的反应,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在事前将我们所了解的有关气囊的信息告诉消费者,这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厂家已经发现了消费者的疑惑,所以开始随销售的产品附上气囊说明书,说明书图文并茂地告诉消费者:有5种情况“空气囊”启动、有两种情况侧“空气囊”启动,并用图片演示“空气囊”启动的全过程还说明有4种情况“空气囊”是不启动的,有两种情况侧“空气囊”是不启动的。说明书还特别强调“空气囊与座椅安全带并用,才能对乘员发挥更大的保护作用”,我们也注意到说明书仅仅告诉用户是“空气囊”而没有“安全”两个字,就是怕给消费者在安全意识上带来误解。

去年记者曾参加了丰田(中国)主办的汽车安全论坛和碰撞试验的演示会。在这次会上,清华大学的周青教授就碰撞试验、气囊引爆全过程向记者进行充分的演示和讲解:整个汽车碰撞过程只有0.1秒左右,气囊从0开始,只有10毫秒至30毫秒的时间展开并到位,剩下20毫秒的时间和乘员发生碰撞,吸收乘员的碰撞力量。……每一个气囊都是定时炸弹。气囊的展开速度在初始阶段非常快,大约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但是大家可以放心,它的衰减速度也是非常大。这就不能不谈到气囊的利和弊,如果乘员离气囊太近,或者是没有座椅安全带的约束,在碰撞过程中或者是在刹车的过程中,身体往前太多,气囊爆破的时候已经离它10米或者是20米,这样就有可能被气囊打伤……我的个人观点是,气囊并非越多越好。

其实,所有的汽车厂商心里都很清楚:任何安全装置都仅仅是在出现交通事故时,减少对司乘人员的伤害,但绝不代表“保证安全”。可惜,这句真理常常被厂商在极力推销产品的时候被省略掉了。这个省略为用户也为厂商自己遗留下了巨大的痛苦和麻烦。

业内人士指出,告诉消费者安全气囊全部信息,是汽车厂商应尽的企业责任和社会义务!

作者:田 中 曹 璞 来源:中国质量报 发布时间:2007年02月2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