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如何看当前食品安全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钱包鼓了、各色食品不断涌现的今天,食品安全却成了人们一大烦心事。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究竟怎样?为什么消费者感觉食品安全问题多了?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春节前夕,我们就此走访了有关专家。

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低了吗

  我国目前食品安全形势究

  竟怎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生产监管司司长邬建平介绍,近年来,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食品安全总体形势趋于好转,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多发的势头有所遏制。

  他举了两组数据进行说明:

  一组是说明整体食品质量状况的每年的食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平均抽样合格率,10年来明显提高:从1996年的66.8%,提高到2005年的80%,提高了11.2%。

  另一组是在实施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前后,重点食品的平均抽样合格率有了大幅提升。以米、面、油、酱油、醋等第一批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的5类食品为例,在实施前的2002年,这5类食品的全国普查平均抽样合格率为59.9%,在实施后的2004年,国家再次对这5类食品的2000家企业产品进行了专项抽查,平均抽样合格率提高到91.4%,提高了31.5个百分点。

  为什么感觉问题越来越多

  既然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在稳步提升,为什么消费者还感觉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在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继采访了邬建平之后,我们又采访了教授级高工、该院副院长、国家食品质检中心主任宋全厚。两位专家认为,首先,科技发展是柄双刃剑,一些食品安全问题由此而来。

  科技发展使食品种类更加丰富,加工技术更加进步,使食品安全标准提高,但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就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比如,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本来是一种药品,后发现其可以提高猪肉的瘦肉含量,随之因对人体健康有害,我国明文禁止将其用于饲料,但近年来屡禁不止,发生了多起瘦肉精中毒事件。又如,苏丹红本身是一种工业染料,广泛地应用于皮革等印染业。但是,由于其油溶性好的化学特点,不法分子遂将其用于辣味产品、禽蛋饲养(苏丹红易溶于蛋黄)等农产品种养殖和食品生产加工中。

  其次,与我国的国情分不开。

  虽然我国大中型食品企业占到了市场份额的80%-90%,但是小企业小作坊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问题频频曝光。特别是对生产加工工艺比较简单的食品,个别小作坊非法使用非食用原料,甚至是有毒有害的化工原料生产加工食品,虽然其产量和市场份额很小,但性质恶劣,影响极大。

  此外,我国是饮食大国。比如早餐,欧美各国大多是有数的几样,而我国异常丰富,仅北京就不下二十种,全国更是不计其数。还有人们离不开、数不清的土特产、小食品,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安全风险和监管难度。

   第三,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无论是政府,还是有关科研院所,都在向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信息,而消费者脑海中留下印象最深的往往是有质量安全问题的食品信息。

  怎样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立足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和国情,该怎样才能更好地减少食品质量问题,进一步降低食品安全的风险?

  邬建平、宋全厚认为: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与政府监管、经济水平、产业基础、从业者素质等都有关,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是个系统工程,彻底解决需要有一个过程。

  首先,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大制售假冒伪劣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让违法犯罪者得不偿失,这是从基础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次,提升农产品和食品工业发展水平,完善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和控制体系,减少安全卫生隐患。不同发展水平的企业可以达到不同的保障条件,但是都应该达到生产经营安全卫生食品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对于肉制品、乳制品、水产品等安全风险高的食品行业,要实行GMP(良好操作规范)、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等更为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于小企业小作坊,要达到基本的卫生洁净条件。

  第三,加强政府对企业的监管责任,提升政府为企业服务的水平。大企业是提高食品质量的中坚力量,国家可建立相应补偿机制、优惠机制,引导大企业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发展,鼓励大中型企业在生产中高档产品的同时,生产安全卫生有保证的低档产品。

  同时,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把关制度。比如,不是什么人都能卖食品,卖冷饮必须有冷库。还要设立台账制度,做到有案可查。这样,改日期、把真假食品混在一起卖等作假行为就比较难了。

  第四,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

  积极发挥社会监督,特别是舆论监督的作用。正确的媒体监督和媒体引导至关重要。既要充分发挥媒体信息来源丰富、发现问题及时、社会监督有力的优势,促进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又要切实加大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和报道的规范力度,更科学更准确地报道食品安全信息。

作者:佚名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07年02月06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