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近3000项农产品质量标准能否把住食品安全关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一边是农产品质量标准纷纷出台,一边是食品安全事件多发——

  春节将至,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引人关注。近日,我国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农产品质量标准。有了标准,食品安全关是不是就可以把严?记者为此专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所的叶志华研究员。

  我国已有农业标准近3000项

  记者:首先请教一个问题:在超市购买散装的鸡蛋,我们如何知道产品是符合标准的?

  叶志华:在我国,产品标准分为推荐性和强制性两类。就农产品而言,一些普通的经济性状指标多为推荐性标准,而涉及消费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性状指标都是强制性标准。如果产品不符合强制性标准,就不得上市销售。

  你在超市购买鸡蛋,只要是诚实守信负责任的营销企业,所销售的产品都应符合强制性标准,而且会有所标识。

  记者:我们注意到,近期出台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很多。比如,去年12月1日油辣椒的国家标准正式实施,首个鸡蛋国标草案也于日前制定完成,浙江省杭州市还颁布了有关肉鸡的质量标准规范。

  叶志华:就农产品而言,及时研究制定和颁布实施一些新的标准,是完全必要的。标准的制定要充分考虑现有生产技术水平,兼顾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一般来说,标准的制定是将生产经验和科研结果结合,将其规范化、条理化,再通过一定程序进行审核,最终由权威部门发布实施。

  我国现行的标准体系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彼此之间既有分工,又有联系。由于不同层次、不同地方以及一些重点企业都在制定标准,不了解内情的人就会感到标准太多,目不暇接。

  记者:那么,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的现状如何?

  叶志华: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农业标准缺乏的问题非常突出:一是标准缺乏,如稻谷、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只有一些简单的收购标准,仅靠杂质、水分的含量来确认等级,其他的指标,如营养品质、安全性状等都没有标准可言;二是标准陈旧,一些50年代制定的标准,到90年代仍在沿用;三是标准的技术含量低。

  从1999年开始,农业部、财政部启动了农业行业标准专项计划,历时7年。目前我国的农业标准已近3000项,其中国家标准690多项,行业标准1600余项,无公害农产品标准340项,涉及农产品及其产地环境、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和农业生产的全过程。

  但是,现有标准还不够。我们看到,有许多新的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同时也有更多的新产品投入市场。这都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制定和颁布实施新的标准予以规范。

  标准制定首先考虑的就是安全问题

  记者:这些标准能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吗?

  叶志华:从近几年农业部公布的监测数据来看,“十五”以来,我国农产品,特别是食用农产品的安全状况在整体好转,这其中,农产品质量标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标准在制定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安全问题,对产地环境,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具体的生产过程、操作规范都有相应的标准,尤其是对农药、兽药、激素等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及残留限量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可以说,只要按标准生产,就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比如说,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发生的“瘦肉精”事件,实际上是一些小企业和养殖散户违规违标使用“瘦肉精”造成的。如果饲料企业和养殖场能按标准组织生产,产品的质量安全就有保证,可以放心消费。

  记者:有些人认为,只有食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的农产品,才是绝对安全的。

  叶志华:这些消费者陷入了追求绝对安全的消费误区。事实上,无论农产品还是食品,“零风险”是不存在的。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不可能不使用化肥、农药等投入品,但完全可以将这些投入品控制在对人体安全无害的剂量之内。

  以蔬菜中的农药残留为例,我们通过实验确认,多大剂量范围内的农药残留对人体是安全的,并在生产、加工环节中围绕这个标准来实现。比如,发生病虫害后用什么药,用多大剂量,需要稀释多少倍,用药后需要经过多长的安全间隔期才能采摘等,都按一定的标准来实施。

  好标准还需好执行,标准化离不了规模化

  记者:有了标准,还需要哪些配套措施呢?

  叶志华:近几年,我国有关主管部门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进农业的标准化,如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扶持农业标准化龙头企业等。

  与此同时,还形成一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体系,全国已有300多个农产品质检中心,既有常规例行监测、定点监测、拉网式检查,也有专项整治、抽检等等,从而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目前来看,一些大中型企业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生产基地,标准化工作做得比较好。

  记者:农产品质量标准实施的难点在哪里呢?

  叶志华:最突出的还是农业生产的规模问题。要在小型农户为主体的农业生产领域全面实施标准化,确非易事。一个只种几亩地、养几头猪的农户,很难让他完全按标准操作。只有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才能有效地推行标准化,才能有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

  我们大力提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各地也建了许多规模经营的标准化示范基地,把农民组织起来,形成一定规模,按标准化的要求组织生产。当然,还需要积极做好标准的宣传、普及和示范工作,引导广大农民学习标准、掌握标准,按标准的规范和要求从事农产品的生产,把农产品的质量标准落实在最基层。

作者:冯华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07年01月3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