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探析广东中山市古镇镇“质量强镇”之路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质量之灯照亮世界

——探析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质量强镇”之路
 

  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是闻名世界的“中国灯饰之都”,位于一代伟人孙中山故里——中山市的西北面,毗邻港澳。
 

  全镇总面积47.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7万人,非户籍人口超10万人,历来是外商投资和经济贸易合作的理想宝地。
 

  改革开放以来,古镇镇按照“工业立镇,工农商并举”的发展思路,逐步从单一的农业经济镇发展成为区域特色经济明显,以灯饰、花卉苗木两大产业为支柱的工业城镇。
 

  2010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7.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33.47亿元。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为古镇赢得了各种荣誉,先后被授予和评为“中国灯饰之都”、“国家文明镇”、“国家卫生镇”、“首届全国投资环境百强乡镇”、“全国造林绿化百佳镇”、“广东省首批工业卫星镇”、“省教育强镇”、“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古镇镇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十分突出,个体、私营经济十分活跃,占经济总量的95%以上。目前,古镇镇已形成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全镇已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牌照超万家,超过6成的家庭成为大大小小的企业主。其中灯饰业是古镇的龙头行业,也是古镇的经济支柱。
 

  从1982年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性几大灯饰专业市场之一,是国内最大的灯饰专业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引导、扶持,古镇镇沿新兴大道形成了“十里灯饰一条街”,形成了闻名世界的区域性特色经济和较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拥有灯饰相关企业6000多家,灯饰产值173亿元,占国内灯饰专业市场份额的6成以上,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到港澳台地区、东南亚、日本、美国及欧洲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有较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当地每年10月举办的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更是闻名世界的专业灯饰博览会,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8届,形成了完善的较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紧凑型荧光灯(节能灯)为主的高效节能照明产业基地和以普通照明用LED模块、装饰照明用LED灯为主的户外装饰类灯具生产基地也初具规模。
 

  同时,不断深化“城市经济”理念,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全面发展,初步建成了一个适宜创业、适宜创新、适宜居住的国际化灯饰之都。
 

  古镇镇很小,该镇人口约7万人,面积也仅有47.8平方公里。
 

  古镇镇又很大,它是广东中山市的经济重镇,仅去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就达到233.47亿元。
 

  古镇镇的灯饰产业很有名气,拥有灯饰相关企业6000多家,灯饰产值173亿元,占国内灯饰专业市场份额的6成以上,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到港澳台地区、东南亚、日本、美国及欧洲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古镇镇的名气更大,先后被授予和评为“中国灯饰之都”、“国家文明镇”、“国家卫生镇”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一
 

  说起灯饰产业,古镇人非常自豪。
 

  能不自豪吗?一个小镇就积聚着6000多家与灯饰有关的企业,占领了全国灯饰市场销售额的60%,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说起古镇灯饰的历史,可谓由来久矣。
 

  上世纪70年代末,古镇人的灵感来自一根电线和一条弯管。当时古镇有两家镇办企业生产小光管台灯。他们通过试验,以一根电线、一条弯管,一个灯泡和灯座,做成一盏简易台灯投放市场,结果反响超乎预期,相当畅销。发现成本1元左右的简易灯,拿到批发市场,价格马上就可以翻好几倍,一个月下来,能赚6万多元。该镇的一些农民便开始仿效,他们采购一些灯饰配件回来,进行简单的组装、拼凑和仿造后,再向全国各地推销。
 

  “当初成百上千的古镇人凭着吃千辛万苦、说千言万语、想千方百计、走千山万水的精神,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留下了无数的足印,可谓提灯走天涯。”这是古镇一些知名企业形象地描述他们创业的历程。
 

  一个小小的灯饰,带富了整个古镇。
 

  创业不易,守业更难。对此,古镇人有着深刻的体会。
 

  “店多成市,厂多成气”,在古镇的灯饰业形成了“产业积聚”的氛围,一些小企业主在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后,由于缺乏质量管理意识,使古镇险些酿成区域性质量问题。
 

  原因有两条,一为客观,一为主观。
 

  先从客观看,“洗脚上田”的私营企业主缺乏必备的管理知识,质量意识不强,技术人员缺乏,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外来从业人员在没有任何证照的情况下,生产劣质产品,打着古镇的品牌,干着损坏古镇灯饰的形象和声誉的事情。
 

  再从主观看,办厂开业不具备条件,低门槛使一些不具备开工资质的企业主纷纷涉足其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相互杀价,用低质低价甚至是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的办法恶性竞争。
 

  因为以上原因,再加上一些业主只重产量、不重质量的短期效益观念,两年前,无论是广东省的定期抽检,还是中山市的自检自查,其灯饰质量都徘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当时,古镇的灯饰正行走在质量的十字路口,承受着生存与发展的挑战。
 

  古镇党委和政府经过调查研究,主动查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一是外来人员利用古镇的品牌,雇佣几个人,租上一间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将买来的配件进行拼装;二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企业用低质低价的办法与名优企业争夺市场;三是一些企业生产管理水平跟不上自身的发展,从业人员的素质严重影响质量的提高。
 

  毫无疑问,以上问题,成为古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不仅影响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且会影响该地区的市场形象和社会形象。
 

  “这盏灯的亮与灭,关键在质量,谁砸古镇这块牌子,就砸谁的饭碗。”这是古镇几年来定下的规矩,也是古镇抓区域产品质量“硬”的一手。
 

  古镇人意识到:经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取得了令人赞叹的业绩,但是所暴露的问题,已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提升。如果要在经济上再登上一个新台阶,就必须走质量兴业、质量强镇之路,这对增强全民质量意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为此,古镇党委、政府经过深思熟虑,果断制定了质量兴镇和兴业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发展为中心,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对产品质量加大监管力度,引导、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和争创名优产品,促进古镇灯饰行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将经济发展的目标从注重数量型、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还要从思想根源上下工夫,古镇党委和政府又从抓帮扶入手。这是古镇抓产品整体质量上台阶“软”的一手。
 

  几年来,古镇镇在中山市质监局的帮助下,在提升产品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镇质量技术监督办公室逐家对每个厂进行质量普查,全面提高企业的质量意识;二是消灭无标生产。镇技监办为企业提供各种国家标准文本资料,举办各类型的标准宣贯学习班,从根本上杜绝不按标准生产和无标生产的问题;三是增强培育品牌意识。镇政府结合市政府技改项目和科技立项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扶持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四是举办产品质量专项培训班,引导企业加强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通过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加大质量认证的宣传教育,绝大部分灯饰企业取得了相应的质量认证。
 

  二
 

  “古镇这盏‘灯’的亮与灭,关键在于质量”。
 

  “这盏灯灭了,我们的饭碗也就砸了”。
 

  无论是在政府部门,还是在企业;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所到之处,这是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
 

  古镇人根据中山市的发展战略,将经济发展的目标从注重数量型、速度型向质量效益的转变,给古镇带来新的曙光和希望。
 

  正因为如此,古镇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灯饰产品质量工作,始终把产品质量视为产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为保证质量工作的开展,每年拨出质量整顿专项经费,实行专款专用,配足专职人员,确保质量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落实到位。
 

  一是不断充实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加大监管力度。成立了由镇长担任组长的“质量兴业”、“质量强镇”等工作领导小组,综合统筹和协调各有关单位、职能部门大力开展产品质量工作,并成立专门的质量技术监督办公室,开展日常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建立和健全镇、村、企3级齐抓共管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层层落实责任,确保质量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有效落实。同时,根据质量工作实际,相应成立了灯饰质量整顿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开展大规模的产品质量整顿行动。成立市场规范办公室,组建了70多人的质量工作队伍,派驻到辖区各行政村、工业园区协助开展产品质量监督。联合市质监局组建了灯饰质量巡查队,大力推进产品质量执法工作。
 

  二是加大物力财力投入,完善配套设施。首先是筹建灯具检验站,完善检测服务平台。该镇于2004年与中山市质监局在古镇灯饰广场共建灯具检测站(省站),投入资金150万元和价值100万元的检验设备,并提供场地面积1536m2,使得检验机构更贴近市场,为周边灯具生产企业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检测平台;其次是促进LED灯具行业发展,筹建LED照明检测平台。今年,该镇又与市局签订了携手共建LED照明检测实验室的协议,争取在两年内建成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国家(古镇)LED应用检测中心,为正处于起跑阶段的LED生产企业提供科学的检测平台,为LED照明产业高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加强质量法律法规宣传,通过电视台、灯饰报等媒体,结合标语宣传、橱窗宣传、咨询活动等途径,全方位多形式地宣传贯彻《质量振兴纲要》、《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等有关质量政策和法律法规,同时,及时跟踪报道全镇质量工作进展情况,表彰质量先进,严厉曝光质量违法行为,营造“人人抓质量”的良好质量工作氛围。一方面,大力开展企业培训工作,每年举办多期灯具标准、质量管理、质量检测等培训班,平均每年开办的质量培训班、讲座超过10期,培训人数达到1200多人次,有效促进了企业按标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另一方面,制作灯具标准教育电视节目,把枯燥的灯具产品标准知识制作成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灯具标准教育电视节目《灯具质量一分钟》,通过在有线电视定期播放,并制成灯具标准教学光盘向企业发放,发动企业组织观看学习,为广大企业做好灯饰产品质量提供了很好的产品质量活教材。同时,设立灯饰产品质量技术示范馆,现场展示合格与不合格灯具产品对比,生动形象地对灯具标准知识进行宣贯,免费对外开放和定期组织企业参观学习,进一步提高企业和群众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知识水平。
 

  三
 

  开展质量专项整顿。每年开展一次大规模的灯具质量整顿专项行动,对全镇灯具企业进行全面的质量整治,清查质量隐患、打击假冒伪劣,平均每年出动1500多人次,通过停业整顿、吊销执照等手段,有效地规范了企业经营行为,确保企业产品质量。
 

  建立不合格产品质量曝光制度。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企业列入“黑榜”,通过有线电视、政府网站等媒体进行曝光,平均每年因质量问题严重进行曝光的企业有100多家,时刻警惕和告诫企业必须做好产品质量。
 

  加强对不合格企业的整改力度。对国家、省、市各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检不合格的企业进行专人跟踪整改,专门开办质量分析会和标准知识培训班,并帮助企业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整改办法和措施,促使不合格企业及时整改。
 

  大力打击无牌无证企业。成立镇、村联动的专门打击三无企业的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责任制,每年都适时开展规范市场经营环境的专项整治行动,平均每年出动1000人次,大力清理和整顿无证无照企业。日常通过市场规范办公室工作人员驻村,配合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清查无证无照、违法经营企业,有效地打击了各种破坏市场经营秩序及社会环境的违法行为。
 

  加强产品质量巡查。分片分人分责,对全镇灯饰企业进行地毯式质量巡查,上门指导产品质量和密切跟踪企业质量情况,手把手地进行标准宣贯和技术指导,对存在质量隐患的企业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指出质量问题和协助制定质量整改方案,并专人跟踪落实,切实地督促和帮扶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面对近年来节能灯产品的质量问题,在广东省、中山市质监局的大力支持下,古镇镇全力开展节能灯质量兴业活动。
 

  一是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的质量兴业领导小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确保节能灯质量兴业活动顺利开展。
 

  二是建立和完善节能灯企业档案。通过调查摸底,对全镇100多家节能灯企业分别进行造册登记,了解企业生产条件和质量情况,并落实企业产品质量负责人,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和帮扶。
 

  三是组建了节能灯行业质量专家库。成员包括国家质检中心专家、行业高级顾问、企业资深工程师等,专门探讨制定节能灯行业标准和解决节能灯行业实际技术问题,为节能灯产品质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四是实施科学分类、动态监管。根据企业状况,结合近年抽检情况,把节能灯企业分成5类,实行动态监管。并随时根据企业质量情况调整监管类别,促进企业积极主动提高自身产品质量。
 

  五是加大节能灯质量抽查力度,进一步提高了节能灯抽查覆盖面。加强了对抽检不合格节能灯企业的查处,关停了50多家质量问题严重的节能灯企业,促使节能灯企业自觉提高产品质量。
 

  六是制定节能灯联盟标准。为规范节能灯行业的混乱局面,联合市质监局、照明协会等单位,深入节能灯生产企业调研,并多次召集了节能灯行业质量专家库成员和企业技术主管进行座谈和讨论,成功制定了节能灯企业联盟标准,并在节能灯企业中推广实施,进一步规范和提高了节能灯质量水平。
 

  通过集中精力、集中资源对节能灯行业进行有效整治,已经初步取得了明显的整治效果,节能灯产品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提高,并通过以点带面,带动了灯饰全行业的质量提升。
 

  四
 

  深入推进质量认证工作。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电气安全检验所等单位,加强宣传国家强制性认证政策。举办多期强制性产品认证及现场受理会议,建立3C认证现场办公点和技术服务站,直接受理企业的各种认证申请,为全镇企业提供全面的质量技术咨询和认证办理、预检服务。
 

  通过加大扶优扶强的力度,培养质量意识强和技术基础好的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申请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UL、GS、CE等国际认证,目前,全镇拥有3C认证企业1000多家,UL、CE、GS、SASO等国外产品质量认证企业有400多家,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有70多家。
 

  大力实施标准战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抢占灯具行业发展制高点,从而促进古镇镇灯具产业整体质量技术水平提升。目前,已有欧普、华艺等8家单位和企业成功申请成为涉及节能灯、LED灯具等照明电器产品共19项标准的起草制定单位。同时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国际标准,进一步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目前已有21家企业28类产品采用了国际标准。
 

  加强树名牌、创名优工作。通过技改贷款贴息、科技立项和出台相关的名牌名标企业优惠和奖励办法,激励企业争创名优。有计划地培育一批有规模、条件好、意识强的企业申报名牌名标,指导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尽快完成申报手续,帮助还未符合条件的积极创造条件,为进一步推进名牌战略夯实基础。目前,全镇已获得国家、省名标名牌的企业有16家共26个产品。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广东省名牌产品7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5个。
 

  为了全面促进灯具产品质量提升,2010年下半年,古镇镇在全市率先开展了“质量强镇”活动,全面开展灯具产品质量工作,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提高整治力度,分行业、分阶段开展“质量兴业”活动,有针对、有重点地开展质量专项整治,从源头上解决各种质量问题和隐患。
 

  一是召开大型“质量强镇”活动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安排部署各项质量工作,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监督执法、抓好措施落实。
 

  二是建立健全灯具企业档案。发挥各村作用,对各自辖区灯具企业进行全面的登记造册,共登记灯饰及配件相关的工厂、商铺8011家。其中,将2000多家无牌无证企业移交工商部门依法查处,并对20多家质量问题严重的企业直接进行取缔,没收成品和原材料。健全企业档案,进一步摸清了全镇灯具企业情况,并为下一阶段分类分行业开展整治奠定基础。
 

  三是大力打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在企业建档过程中,针对无牌无证、质量意识差、质量隐患严重的企业,古镇镇联合市质监局、工商、安监、供水、供电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共出动500多人次,对100多家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对有关企业发出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拒不整改和逾期整改不合格的,采取停水、停电等强制措施,促进企业整改,大大震慑了各种质量违法行为,规范了市场经营环境。
 

  四是大力推进优质标志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古镇镇优质标志商标推广使用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通过深入照明协会、商会、企业等单位调研,大力宣传优质标志,并发动企业积极配合使用古镇优质标志,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标志管理策略和方法,为下一步正式开展优质标志推广使用打好基础。
 

  通过开展“质量兴业”、“质量强镇”活动,古镇的灯饰产业发生了变化。
 

  一是产品质量状况保持平稳并有所提高。全镇灯饰产品规模快速扩张,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长,低档灯具产品在巨大市场需求和产品标准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灯饰产品合格率没有出现较大波动和下滑。
 

  二是出口企业逐年递增。特别是出口到欧美市场的出口企业数量增长较快,证明灯饰质量的档次水平都较以往有较大的提升。
 

  三是抽检不合格的项目数量明显减少。以前灯具抽检不合格的产品中,不合格的项目比较多,现在平均不合格项目的数量大大降低,特别是安全方面的项目指标不合格已经明显的减少。
 

  四是质量投诉和纠纷明显减少。近3年的灯具产品质量投诉明显减少,2009年和2010年实现了产品质量的零投诉,充分说明了该镇灯饰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售后服务水平充分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古镇镇坚持“质量兴业”、“质量强镇”的发展战略,把提升产品质量作为全镇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将抓质量、树品牌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紧抓好,确保了全镇的产品质量稳定,质量水平逐年提高,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要求的中山灯饰产业升级创新奠定了坚实的质量基础。
 

  古镇要让这盏灯照亮世界,希望在此。
 

  古镇灯饰要做大做强,遍布世界,希望亦在此。

作者:沈洪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9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