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装点皇家园林
——圆明园人文景观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建设侧记
8月12日,在经过听取项目工作汇报,查阅资料,考察服务现场,并经过认真研讨后,北京市圆明园国家级人文景观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得到了考核验收专家组地一致通过。
当看到这个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委托、由北京市质监局专门组织的专家团队,对圆明园的标准化试点建设如此肯定时,一直陪同验收的北京市海淀区质监局局长常英实内心非常高兴。
作为北京市海淀区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重头戏”,圆明园人文景观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建设,从2009年5月申请获批时起,就成为北京市海淀区质监局标准化工作的中心工作之一。如今,这项工作完美“收官”,不仅意味着对北京市海淀区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一种肯定,更意味着圆明园这个有着特殊历史意义的全国知名景点,走上了一条新的、服务标准化的发展之路,这将对北京市乃至全国的人文景观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提供很好的借鉴与示范作用。
现场同样心情激动的,还有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博士,专家的肯定,意味着圆明园两年来的标准化工作已经出现成效,更让圆明园今后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动力。
以古典皇家园林遗址为基础,以历史教育、爱国教育为主题,以遗址展示、自然环境景观为特色的圆明园,已经成为国内著名的遗址公园,每年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前来参观、凭吊和举办各种纪念活动。
2007年,当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出“服务标准化试点”的号召之后,北京市质监部门和圆明园管理处都意识到,推行服务标准化,对于历经沧桑的圆明园来说,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
于是,在北京市质监局、北京市海淀区政府等部门的具体指导和联系下,北京市圆明园遗址公园积极响应,2008年5月开始酝酿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于当年底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了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的申请并成功获批,成为国家级标准化设点之一。
“试点申请获批之后,我们决心要抓住机遇,把这次试点建设作为整体快速提升圆明园各项工作的有利抓手,在试点建设期内实现圆明园的快速腾飞和发展,在同行业中树立典范。”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陈名杰仍记忆犹新。
那段日子也开始成为圆明园最忙碌的日子。虽然已经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中小学爱国教育基地,但对于服务标准化工作,圆明园的基础却并不是很牢固,好在圆明园上下对于试点工作非常支持。更重要的是,试点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关怀和具体帮助。
建立了标准化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和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将北京市海淀区质监局、旅游局有关领导也邀请加入到领导小组之中;成立标准化办公室,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和设备,并在各部门指定一名标准化工作人员;明确了各级领导和标准化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任务……随着一系列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圆明园的标准化试点工作迅速走上标准化的轨道。
此外,圆明园还进行了全员总动员,将标准化的理念和工作,写进每一个员工的思想和行动里,营造了良好的标准化工作氛围。而专门设立的10万元主任奖励基金,更是激发了每一个员工参与标准化试点建设的积极性和动力。
作为圆明园标准化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张亚真从试点工作一开始就明白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不过好在试点工作中,圆明园除了挖掘自身的潜力之外,还学会了积极借助外界的力量,帮助自己“上好标准化的课”——派遣主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前往合肥和黄山学习标准化知识;邀请标准化专家宋丰华等来圆明园讲解标准化基础知识……并且,在具体的标准化制修订和体系建设方面,也始终咨询和尊重专家、政府部门的意见。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圆明园如今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包括餐饮、旅游在内的人文景观服务标准体系,累计颁布实施服务业标准2500多项,这些标准体系的建成,对于圆明园景观环境质量的提高、管理工作的提升、服务质量的进步,起到了明显的成效。
北京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圆明园人文景观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建设的初见成效,不仅对圆明园本身意义重大,对于北京这座古都同样意义重大,它将为整个北京的人文景观服务标准化工作提供一个很好的“样本”,从而推动北京的服务标准化工作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