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引入“赛马”机制 人才脱颖而出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近年来,为了应对技工荒,培养大批技能人才,企业普遍建立了职工学技晋级制度。笔者在调研企业职工学技晋级的做法和效果时发现,企业普遍对职工技能晋升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如学技晋级规定先初级、中级、高级,再晋级技师的做法,每晋升一级都有规定的时间,一般不得越级晋升。由此,职工的晋级道路比较漫长,造成晋级较慢,有不少高级工和工人技师的年龄都在40岁左右,而高级工比例只有10%左右。许多企业仍靠50多岁的老技工打拼在一线,造成高级技能人才青黄不接。
 

  据了解,当下也有不少企业打破常规的技能晋级办法,让对企业有特殊贡献和解决问题能力强的职工提前晋级,构建了技能晋级“赛马”机制,这样的做法值得企业推广。
 

  据笔者观察,在企业里,35岁以下的高级工和工人技师比例相当低,客观上造成了高级工和工人技师队伍数量偏少、年龄偏大。由于技能晋升慢,使不少职工的学技积极性受到挫折。加上目前普遍采用理论考试+实践操作晋级考核的做法,挡住了部分实践动手能力强而理论水平相对较低职工的晋级之路。
 

  只要深入企业调研就容易发现,职工考核的理论知识范围甚广,而真正用于生产实践的非常少,不少知识平时根本用不上、碰不到。而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大多要依靠背题。职工为了应付考试,花很大功夫用在背题上,而没有把时间真正用在练习操作技能上,造成不少职工高分低能,遇到实际难题则无能为力,甚至有些“三请四邀”的工人技师照样束手无策。长此以往,这样的技能考核晋级办法就成了制约职工技能成长的羁绊。
 

  笔者认为,企业为了加快培养高素质人才,应优化调整职工技能晋级考核办法,加强职工技能学习的正确引导,培养大批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实践动手能力又强的“文武双全”型技能人才队伍。
 

  首先,要打破常规,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导向,构建职工技能晋级“赛马”机制。就是要改变对技能晋升过程存在的论资排辈的现象,缩短职工学技晋级的进程,对有特殊贡献者优先或破格,激励广大职工掌握真本领、练就硬功夫,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技能晋级,让真正有能力者脱颖而出,而不是靠年轮混工龄,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其次,企业要改变多年来一贯制的晋级考核办法,给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设置合理的权重。就是要引导职工干什么、学什么、考什么,而不是贪大求洋面面俱到,造成职工学技不精,注意力分散。考核要侧重实践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不搞花架子,因地制宜针对岗位工作特点设置考核内容,确定合理权重,让职工在真刀真枪的实战中提高技能水平。
 

  第三,要引导职工理论结合实际,真正从提高技能出发,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企业要引导职工在学技过程中,了解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技能晋级的新动向,让自己的学习更有效,而有效的学习必须是从实践中来,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成功使用。因为职工遇到的大多是新情况、新问题,死啃书本、背书式学习再没有了用武之地。只有勇于实践并创造工作业绩的知识才是力量,才是推动我们成长的真正动力;只有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才能缩短走向成功的进程。

作者:顾家瑞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