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及时掌握2011年夏收小麦收获质量状况,国家粮食局组织开展了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湖北、四川、陕西9省小麦质量调查会检。样品分配按产量权重,9省共采集检验小麦样品1954份,样品覆盖92个市的421个县。
全部样品检测结果为:容重变幅674~832 g/L,平均值780 g/L,一等至五等的比例分别为37%、35%、21%、5%、2%,中等(三等)以上的占93%。千粒重变幅26.7g~56.1g,平均值42.2g,较上年下降0.7g。硬度指数变幅34~78,平均值63,白软麦比例为3%,白硬麦比例为77%。不完善粒平均值3.1%,符合中等要求(≤8%)的比例为98%,生芽粒和生霉粒较少,未发现真菌毒素超标样品。降落数值变幅62s~486s,平均值324s。籽粒湿面筋含量变幅20.2%~39.6%,平均值30.4%,达标率(符合国家标准优质强筋小麦湿面筋含量要求)为23%;粗蛋白含量变幅9.9%~18.5%,平均值13.9%,达标率(符合国家标准优质强筋小麦粗蛋白含量要求)为49%。
受干旱气候影响,9省小麦不完善粒较少,硬度有所增加,千粒重略有下降,等级比例基本正常。陕西小麦整体质量为近年来最好,山西也处于较好水平。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属于正常年景。安徽为近年来较低水平,湖北也较正常年景有所下降,四川为近年来最低。
各地区小麦质量状况如下:
一、河南
共采集样品608份,涉及18市105县(区)。整体质量正常。容重变幅704~827 g/L,平均值785 g/L,较上年降低6 g/L;一等至五等的比例分别为49%、29%、17%、4%、1%;中等以上的占95%。千粒重变幅32.0g~56.1g,平均值42.7g,较上年下降4.5g。硬度指数变幅34~75,平均值63;白麦比例为83%,为近年来最高。不完善粒平均值2.7%,为近年来最好;降落数值变幅180s~432s,平均值324s。
籽粒湿面筋含量变幅20.3%~39.6%,平均值30.1%,达标率为23%;粗蛋白含量变幅9.9%~17.9%,平均值14.0%,达标率为51%。
二、山东
共采集样品388份,涉及16市78县(区)。整体质量正常。容重变幅713~832 g/L,平均值779 g/L,与上年持平;一等至五等的比例分别为31%、40%、23%、5%、1%,中等以上的占94%。千粒重变幅31.0g~51.9g,平均值42.3g,较上年增加2g。硬度指数变幅40~74,平均值65;白麦比例为92%,为近年来最高。不完善粒平均值为2.7%,继上年后仍然维持在较好水平;降落数值变幅77s~486s,平均值355s。
籽粒湿面筋含量变幅21.0%~38.7%,平均值30.7%,达标率为30%;粗蛋白含量变幅10.6%~17.5%,平均值14.2%,达标率为62%。
三、河北
采集样品245份,涉及6市67县(区)。整体质量正常。容重变幅741~826 g/L,平均值788 g/L,与上年持平;一等至四等的比例分别为49%、38%、12%、1%,中等以上的占99%。千粒重变幅35.1g~50.6g,平均值43.2g,较上年增加1.3g。硬度指数变幅53~72,平均值66;白麦比例为99%,近年来一致保持在较高水平。不完善粒情况仍较好,平均值3.0%;降落数值变幅248s~444s,平均值341s。
籽粒湿面筋含量变幅24.7%~38.0%,平均值30.5%,达标率为16%;粗蛋白含量变幅11.6%~16.8%,平均值14.0%,达标率为50%。
四、安徽
采集样品227份,涉及8市25县(区)。整体质量为近年来较低水平。容重变幅722~821 g/L,平均值773 g/L,为近年来最低;一等至五等的比例分别为20%、36%、35%、8%、1%,中等以上的占91%。千粒重变幅30.4g~48.9g,平均值40.1g,较上年下降2.5g。硬度指数变幅34~78,平均值60;白麦比例为69%,为近年来最高。不完善粒平均值3.0%,为近年来最好;降落数值变幅176s~425s,平均值330s。
籽粒湿面筋含量变幅25.3%~38.9%,平均值30.7%,达标率为25%;粗蛋白含量变幅10.8%~17.3%,平均值13.6%,达标率为33%。
五、江苏
采集样品211份,涉及13市42县(区)。整体质量正常。容重变幅700~820 g/L,平均值779 g/L;一等至四等的比例分别为26%、46%、23%、4%,等外品为1%,中等以上的占95%。千粒重变幅26.7g~50.6g,平均值40.4g,较上年增加1g。硬度指数变幅37~74,平均值62;白麦比例为64%,为近年来最高。不完善粒平均值1.8%,为近年来最好;降落数值变幅214s~421s,平均值341s。
籽粒湿面筋含量变幅21.3%~38.8%,平均值30.1%,达标率为17%;粗蛋白含量变幅9.9%~17.8%,平均值13.4%,达标率为27%。
苏州地区受小麦收获期间连续阴雨天气的影响,未能及时收割入库的小麦质量明显下降,不完善粒特别是生芽粒、生霉粒、黑胚粒较高,等级下降明显。据苏州市粮食部门抽样检测,雨后小麦不完善粒总量平均值18.2%,超过20%的比例近四成;容重平均值753g/L,较雨前样品容重下降30g/L左右;降落数值低于180s的比例近二成,未发现真菌毒素超标样品。
六、湖北
共采集样品71份,涉及8市21县(区)。整体质量虽较上年有所提高,但与正常年景相比仍有所下降。容重变幅674~806 g/L,平均值765 g/L,仍较正常年景下降约10 g/L;一等至五等的比例分别为10%、39%、30%、11%、7%,等外品为3%;中等以上的占79%,较正常年景下降约10个百分点。千粒重变幅33.1g~51.6g,平均值41.5g,较上年下降1g。硬度指数变幅37~74,平均值63;白麦比例为85%,为近年来最高。不完善粒平均值3.0%,为近年来最好;降落数值变幅156s~398s,平均值307s。
籽粒湿面筋含量变幅22.8%~36.8%,平均值30.3%,达标率为37%;粗蛋白含量变幅10.0%~16.6%,平均值13.4%,达标率为37%。
七、陕西
共采集样品71份,涉及5市28县(区)。整体质量为近年来最好。容重变幅737~822 g/L,平均值787 g/L;一等至四等的比例分别为51%、36%、12%、1%;中等以上的占99%,一等品比例明显增加。千粒重变幅31.1g~54.8g,平均值41.8g,较上年增加2.2g。硬度指数变幅45~73,平均值65;白麦比例为92%,较往年明显提高。不完善粒平均值3.7%;降落数值变幅171s~398s,平均值275s。
籽粒湿面筋含量变幅23.6%~34.4%,平均值30.1%,达标率为21%;粗蛋白含量变幅11.4%~15.8%,平均值13.8%,达标率为43%。
八、山西
共采集样品42份,涉及7市19县(区)。整体质量属近年来较好水平。容重变幅740~820 g/L,平均值787 g/L,较上年降低6 g/L;一等至四等的比例分别为50%、33%、12%、5%;中等以上的占95%。千粒重变幅37.4g~52.8g,平均值42.2g,较上年大幅提高6g。硬度指数变幅60~68,平均值64,全部为白硬麦,为近年来最高。不完善粒平均值3.0%,为近年来正常水平;降落数值变幅190s~431s,平均值336s。
籽粒湿面筋含量变幅25.3%~38.3%,平均值31.1%,达标率为29%;粗蛋白含量变幅12.4%~18.5%,平均值14.5%,达标率为76%。
九、四川
共采集样品85份,涉及11市36县(区)。整体质量为近年来最低。容重变幅707~804 g/L,平均值753 g/L;一等至五等的比例分别为5%、21%、31%、28%、14%,等外品为1%;中等以上的占57%,一等品比例明显下降。千粒重变幅38.7g~54.4g,平均值46.3g,较上年下降3g。硬度指数变幅38~67,平均值54;白麦比例为19%,为近年来最低。不完善粒平均值11.0%,为近年来较好;降落数值变幅62s~336s,平均值157s,资阳、内江、巴中等地区降落数值较低。
籽粒湿面筋含量变幅20.2%~36.3%,平均值30.0%,达标率为35%;粗蛋白含量变幅10.4%~16.4%,平均值14.3%,达标率为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