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已达2300万人,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等都需要进一步改革。为此,教育部和财政部经过近一年的调研论证,并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工程将以提高本科生的质量为目标,包括六个方面建设内容:一是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二是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三是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四是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五是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六是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
针对某些课程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教育部还将出台相关政策,其中一项重大变化是: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必须在跟随名教师和老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后,才能登上讲台。
吴启迪强调,本科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实在地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高等教育才有可能为国家建设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此外,针对目前一些高校发展目标、学科结构趋同化等问题,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强调,高校不能一味地都去办“综合性大学”。
“目前一些大学一味地想跻身于‘211工程’、‘985工程’等综合性大学,只考虑怎么样把学校升格、升级,而忽视了人才培养。”张尧学说,办大学,首先是为了培养人而办大学。高校要根据学校的文化和长期积累,还有师资等各方面因素来考虑自身的特色和定位。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强调,高校收费不会因教育质量提高而增加。此外,国家投入的25亿元将针对所有高校,包括民办高校,“每个学校都有机会申请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