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阳山水蜜桃以其形美、色艳、味佳、汁多甘甜等特点驰名中外,是江苏现代农业的著名品牌,曾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等殊荣。目前无锡阳山水蜜桃种植面积达到3万多亩,2010年无锡水蜜桃总产量5万吨,总产值3.5亿元,富民效应凸显。
近几年来,随着无锡水蜜桃产量的增长,国内市场趋向饱和,地方政府将战略眼光投向了国际市场,然而由于国内外疫情疫病形势复杂、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日益严格、水蜜桃保鲜技术等诸多原因,水蜜桃出口举步维艰。
检政携手共促出口伟业
今年春天,无锡检验检疫局与地方政府共聚一堂,一起商议促进水蜜桃出口的良策。随后,无锡检验检疫局和地方政府建立紧密合作工作机制,共同推进阳山水蜜桃出口示范基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简称“双示范”)建设。7月20日,无锡检验检疫局与无锡市惠山区政府在阳山镇隆重举行了“关于促进无锡阳山水蜜桃基地‘双示范’建设合作备忘录”签订仪式。
此次签订的合作备忘录中,明确了双方工作重点:无锡检验检疫局承诺积极扶持、指导出口水果示范基地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健全质量监管机制,提高检测水平;加强疫情预警及风险评估;加强市场监管;落实惠贸措施,促进快速通关;指导利用普惠制和区域贸易优惠政策等。惠山区人民政府承诺切实履行政府对进出口农产品质量的领导责任,协调领导疫情疫病防控和突发事件处置;实施品牌和技术标准化战略,制定和实施相应扶持激励政策推进“双示范”建设。
“‘双示范’建设合作备忘录”的签订对推动和促进无锡出口特色农业,对打造“太湖阳山”水蜜桃出口品牌,为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必将作出积极贡献。
省内首个水果出口基地落户无锡
“桃花开的时候,来洽谈出口业务的客商络绎不绝,但我们不敢接订单,担心水蜜桃无法顺利出口。现在水蜜桃出口基地通过注册后,我们就好比拿到了‘金字招牌’,不但不用为销路发愁,还能卖个好价钱。”当无锡太湖阳山水蜜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巧生手捧省内首张出口水果基地注册登记证时,不禁喜上眉梢。
今年5月,无锡惠山区领导、外经局局长、阳山镇镇长带着无锡太湖阳山水蜜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起来到无锡检验检疫局咨询出口水蜜桃的有关检验检疫手续。当了解到水蜜桃拟在7月底出口,而此时果园还未申请出口基地注册登记时,无锡检验检疫局立即调集植物检疫和食品检验专家成立领导小组,多次赴水蜜桃基地现场指导;积极推进建设“政府+公司+基地+标准化”四位一体的出口水果发展模式,并引导果园运用现代物联网技术,在国内果品生产领域第一个步入了精确化种植的新时代,利用物联网的传感器采集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对病虫害状况进行自动分析和预判,帮助管理人员开展有针对性防治,同时还积极引导出口公司通过物联网电子标签等技术完善出口水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
6月30日,无锡太湖阳山水蜜桃科技有限公司在无锡检验检疫局的倾力帮扶下,顺利通过了江苏检验检疫局专家组的注册登记考核,拿下了省内首个水果出口基地“金字招牌”。
首批水蜜桃成功进入香港市场
水蜜桃贵在新鲜,口味以刚采摘时为最佳,而保鲜难度很大,一般采摘下来1~2天内就应食用,否则极易变质。水蜜桃若要到达国际市场,须经历采摘、加工、出口报检、检疫、出证、出口报关、机场出货、空运、进口报检、进口报关、商场出售等一系列环节,而总时间只有1~2天。时间已成了出口水蜜桃检疫的最大难题。为此,无锡检验检疫局为水蜜桃出口开辟了“过程检疫+预约报检+现场核放”的零等候绿色通道,一路绿灯保障水蜜桃保鲜保质顺利出口。
无锡检验检疫局提前介入生产过程,对水蜜桃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和肥料严格监控,对发现的有害生物逐一进行出口风险分析,并拟定针对性检疫预案,确保水蜜桃在“保鲜”的同时也能“保质”出口。
8月1日,首批1200公斤水蜜桃成功出口香港。在水蜜桃出口当天,3名检验检疫人员一大早就来到加工包装现场,手把手地指导桃农挑选符合出口要求的水蜜桃装箱,现场培训公司技术人员开展自检工作,认真核对外包装标签和生产批号,经过6个小时的连续紧张工作,检验检疫合格的4800个水蜜桃整装出发,检疫人员也当场发放事先准备好的“出口通关单”、“植物检疫证书”和“健康证”。无锡首批1200公斤水蜜桃搭上无锡检验检疫局高效、快速的通关“便捷车”,成功登陆香港市场,并在香港市场卖了个“高”价,一个水蜜桃能卖到40多元港币,还被抢购一空,这也是目前为止江苏省第一个水果出口基地出口新鲜水果。
2011年夏天,在中国-欧盟地理标志保护研讨会上,无锡阳山水蜜桃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成功典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检验检疫部门与地方政府、桃农协会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和发挥地理标志这一无形资产的品牌效应,也已成为各地区纷纷效法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