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全国专业纤检工作会上提出 今年纤检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2007年中国棉花产业将出现新格局,黑心棉打假形势依然严峻。在近日召开的2007年全国专业纤检工作会议上,来自全国的200多位纤检代表们一致认为,2007年纤检工作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据了解,今年我国棉花产业将出现新格局。国内产需缺口持续扩大,国内棉花产量仅能满足一半需求,国家通过实施配额管理、调控进口数量弥补缺口,在稳定棉花生产和保护棉农基本收益方面的政策力度也将大大加强。国内棉花流通企业将呈现多元化格局,纺织用棉比例将保持较高水平,用棉需求将继续增加。国家加快棉花流通企业改革步伐,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将极大地促进棉花产业的发展。另外,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开展3年来,各界对改革的认识已日趋统一,适应新体制的仪器化检测体系也已初步建立,阶段性成果逐步显现,越来越多的加工企业参与到了新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中来。

  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取得的成绩和2007年棉花产业出现的新格局将给棉花检验工作带来新考验。目前纤检系统现有人员检验水平不高,技术骨干严重缺乏,打硬仗的能力不足;从感官检验过渡到仪器化检验的技术水平尚待提高,各地检验能力的发展极不平衡;整体监控机制、工作机制仍不完善。相当一部分棉花企业对新体制还抱有怀疑和观望的态度,还没有形成适应新体制的结算体系和规范。仪器化检验数据与棉纺产品质量相关性及自动配棉系统仍在研发之中。代表们认为,2007年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形势,全方位促进改革,确保仪器化检验取代人工检验目标的实现。同时,要发挥自主创新精神,创造出适合国情和实际情况的棉花质量检验体系。

  2007年,黑心棉打假工作面临的形势依旧严峻。在打假规模上,大型的集中打假行动已经向加强日常监督转变,对重点区域、场所的规范、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国情,低档产品和伪劣产品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导致了黑心棉打假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会上,代表们提出要尽快从根本上建立起控制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的长效机制。
作者:王辉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7年01月26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