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商务部获悉,2006年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有增无减,共有25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86起,同比增长37%,涉案金额20.5亿美元。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金伯生研究员认为,2007年中国贸易摩擦形势依然严峻,尽快使我国国内市场成长发育起来,才是中国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根本出路。
金伯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多边贸易体制受挫,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预计今后若干年中国仍将是贸易摩擦的高发区。因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出口仍将呈现持续增长势头。他表示,中国目前应对贸易摩擦的出路是:变外向型经济模式为内需和外需并重的经济模式,将扩大内需作为确保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本战略,尽快使我国国内市场成长发育起来。
据了解,2006年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欧盟、美国、日本都针对我国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美国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虽然数量不多,但对我国开启了首例反补贴调查,且在反倾销规则上更加严格。欧盟近年来对我国反倾销调查居高不下,2006年达到12起,高于往年。如欧盟《关于废弃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严重影响我国机电产品对欧出口。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大幅提高了我国输日农产品门槛,影响70多亿美元的农产品出口。另外,印度、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案件也迅速增加,占我国遭遇两反两保案件总数的71%。2006年,我国的贸易摩擦呈现以下三个新特点。
一是各级政府、行业中介组织和企业积极应对反倾销反补贴大要案,取得成果。
据统计,在我国遭受的反倾销案件中,2006年裁决的共48起,其中16起以不采取措施结案,5起获得市场经济待遇和低税率。其中,欧盟针对中国制造的皮鞋反倾销案涉案金额7.3亿美元,影响就业7万人,163家中国企业参与应诉。经过商务部、行业中介组织和企业多层次、多渠道与欧盟及其成员国进行交涉和抗辩,原涉案产品约30%被排除,税率由初裁时的19.4%下调至16.5%,实施期限由通常的5年减为2年,减轻了对我国出口企业的不利影响。
2006年,我国成功应对了7起特保调查,包括美国钢管特保案、哥伦比亚纺织品特保案、加拿大烧烤架特保案、中国台湾地区毛巾特保案等,目前仅有土耳其1起特保调查采取了限制措施。巴西、南非欲对我国发起特保调查,通过磋商谈判以及业界沟通,我国与巴西、南非分别达成有关协议,解决了特保纠纷。
另外,美国劳联—产联再次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提出针对我国劳工状况和劳工标准问题的301调查申请。我国商务部等部门及时协调,最后美国USTR决定驳回此次301调查申请,并肯定了中方在劳工方面的发展和进步。欧盟打火机CR标准案以欧方接受中方大部分观点,基本满足我国出口企业诉求而告一段落。我国对日出口紫菜配额在2005年1.2亿张的基础上,2006年配额量增加为2.3亿张。经过磋商,2007年我国对日出口紫菜配额量为 2.9亿张,在日本出台“肯定列表制度”后仍开拓了市场。
二是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进一步增加。
2006年,有14个国家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其中埃及是我国在非洲的重要贸易伙伴,其承认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将为两国的经贸合作创造公平和谐的环境。自2004年新西兰率先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以来,目前共有66个国家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
三是我国对进口商品反倾销调查涉及的领域拓宽,贸易救济手段覆盖的产业面扩大。
2006年,商务部对5种进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10起,采取13个临时反倾销措施、22个最终反倾销措施,审结9起反倾销复审案件。进口反倾销调查涉及的领域明显拓宽,贸易救济手段覆盖的产业面有所扩大。其中,马铃薯淀粉案为我国农产品反倾销第一案,直接关系到内蒙古、青海、甘肃等地区185万农户的利益。另外,邻苯二酚案一年内做出终裁,是我国进口反倾销案件中裁决速度最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