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内蒙古自治区质监局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组织全区有关质检机构对酱油、食醋、小麦粉等28类产品进行的监督抽查结果。此次共抽查1051家企业1234种产品,合格906家1080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7.5%。其中食品及其相关产品共抽查536家企业625种产品,482家的568种产品合格,抽样合格率为90.9%。
抽查结果显示,食品类产品合格率最低的是桶(瓶)装饮用水,产品抽样合格率76.5%;建筑材料产品合格率最低的是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产品抽样合格率52.9%。其他产品合格率最低的是学生校服,产品抽样合格率70%。
此次共抽查了16种食品,酱油、半固态调味料、食醋产品抽样合格率与上期(或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含乳和植物蛋白饮料、小麦粉、炒货产品抽样合格率与上期(或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含乳和植物蛋白饮料产品不合格项目主要是苯甲酸和标志标签不合格。造成含有苯甲酸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违规添加防腐剂所致,造成标志标签不合格是由于企业未及时按照标准要求更新标志标签。
此次共抽查7种建筑材料,防水卷材、普通烧结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产品抽样合格率与上期(或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产品抽样合格率与上期(或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产品不合格项目主要是表观密度、压缩强度、燃烧性能。造成表观密度不合格的原因,是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使用量;造成压缩强度不合格的原因是产品密实度不够;造成燃烧性能不合格的原因是企业为了减少成本,不加或少加阻燃剂。
此次共抽查5种其他产品,中小学教科书、学生校服、电线电缆产品抽样合格率与上期(或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学生校服产品不合格项目主要是纤维含量、缝制工艺和起球。纤维含量、起球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对校服的面料质量把关不严,在校服面料的采购和选用上没有进行必要的质量检验或在面料质量上以次充好;缝制工艺不合格的原因是生产企业未按标准中缝制规定要求进行加工生产,生产工艺不细,质量检验不严。
抽查的电线电缆产品合格率为92.5%。前期质监系统在执法检查中发现一些大型企业采购的外省电线电缆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第二季度加大了对全区电线电缆生产企业的检查力度。从本次抽查结果看,内蒙古自治区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稳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