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攻关 硕果累累
——“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专项研制侧记
在科技发展空前活跃的创新时代,标准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是提高社会管理能力与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支撑。胡锦涛总书记在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重要技术标准制定的指导与协调”;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
“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开启了在技术标准战略指引下,数千名科技人员合力攻关的征程。
科技部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在“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基础上,适时设立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专项“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开启了在技术标准战略指引下,数千名科技人员合力攻关的征程。
5年攻关历程,400余项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5年攻关历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牵头170余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产业园区、行业组织和大型企业,取得累累硕果:100余项技术标准获得国际认可,成为国际标准;500余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颁布实施,见诸效益;400余项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节能减排方面:专项研制的16类高耗能行业产品能耗限额系列标准作为节能监管的重要依据,可淘汰超过20%的落后产能,节约近2亿吨标准煤;专项系统规划和研制了终端用能产品节能标准和能效标识,支撑了我国能效标识制度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推行,引领和带动了家用电器、工业设备制造等行业的技术进步,促进相关用能产品和设备能效水平提高2%~5%,标准的有效实施,将在今后5年节电1200亿度,约合4000万吨标准煤。
在信息与通信方面:专项围绕家庭网络、工业实时以太网、下一代网络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通过科技创新、标准制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研究制定了25项国际标准,引导企业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有力地提升了相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华为、中兴等厂家研发的下一代网络交换相关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德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50多个国家,销售额达130亿元以上。
在国际应对方面:面对ISO首个非技术性标准——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可能给我国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风险,科技部特批应急立项《社会责任国际标准风险控制》课题,开创了22个部委统一组织、有效协调的合作模式,研究成果分别写入9份上报国务院的报告和请示中,得到肯定和采纳,并应用于实践,有效地维护了我国的核心利益。
在支撑国家重大活动和应对突发事件方面:专项制定的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危害系列标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作出了贡献;专项制定的一系列灾后应急救援标准,为汶川地震灾害的应急救援提供了重要保障。专项制定的甲型H1N1标准,为有效防控疾病的流行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配合国家应急能力评估体系建设研制的重要应急技术标准在国家应急平台建设中得到有效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公共安全方面:专项建立了消费品质量安全因子触发传递致害机理,构建了涵盖10类消费品共576项质量安全因子的列表,开发了消费品质量安全因子信息系统,对建立我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体系提供重要支撑;专项科学修正了连续使用37年的压力容器设计安全系数,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相同工况下容器重量降低约10%,每年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可达30亿元以上;专项研制的《尾矿库安全监控技术标准》及尾矿库在线监控系统,已被国务院明确要求在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使用,对我国目前存在的8000多座三级以上尾矿库控制溃坝风险起到了支持作用。
“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重点专项研究成果的实施和应用,将为全社会带来年均500亿元的经济效益。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材料制造业、信息技术、OLED光学等产业和领域中,“十一五”“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重点专项研究成果的实施和应用,就将为全社会带来年均500亿元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