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杭州检验检疫局首次承担的国家质检公益科研专项《进出口棉花中农残检测及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应对体系研究》启动会议在杭召开。我国作为纺织大国,是棉花纤维消耗和棉制品生产的大国,同时也是棉制品国际贸易的大国。但我国并不是棉花种植生产的大国,大量生产性的棉花需要通过进口。然而,棉花又是农药消耗最大的农副产品。棉花生产上使用农药是必须的,目前,世界上大约60%的农业化学制剂被用于棉花,而我国进口棉花的检测仅停留在物理指标的检测上。
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技术壁垒协定(WTO/TBT)和(SPS)中有关技术法规、标准等来作为我国棉花贸易保护的工具,研究和制定快速、简便、经济成本低廉的检测方法,才能为我国的棉花贸易建立风险预警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当前国际上对我国出口产品技术壁垒设置越来越苛刻的情况下,如何发挥我国检验检疫的技术优势,寻找进口产品的技术缺陷,设置我国贸易需要的技术壁垒是十分必要的。项目负责人在会上对该公益项目申报背景、项目概况、研究内容做了专题汇报。为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课题组对项目进行了分工,分成了5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都有具体的负责人、研究目标、成果要求和完成时间,本次启动会对项目的按时保质完成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