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0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至今年1月,我国共设立了6类共99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这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对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自海关总署统计显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值在我国外贸总量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2008年为11.5%,2009年为12.7%,2010年上升为13%,这标志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集聚度正逐步提速。
“金凤凰”究竟能带来什么
海关种上的“梧桐树”究竟有多少?去年11月2日,我国西部内陆首个综合保税区——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同年11月4日,江苏苏州高新区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验收。自1990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至今年1月,我国共设立了保税区、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6类共99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涉及26个省份。这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对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海关最新统计,2010年全国海关税收历史性突破万亿元大关,共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12518.3亿元,同比增收3304.7亿元,增长35.9%。其中,通过加工贸易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及保税监管场所内销征税1611.07亿元。海关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44.7亿美元,同比增长67.5%。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特”在哪里
根据专业人士的解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根据形态不同,政策功能也有所差异。一类包括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和保税港区,进口设备可以免税、用于出口的料件可以保税、国内采购设备、货物入区即退税;一类是保税物流中心,虽不能在园区加工,但无论国外还是国内货物都可以进入,而且国内货物同样享受退税优惠。
正是这种“特”字效应,各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纷纷担当起地方外向型经济的引擎,成为吸引外资、大型企业入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聚集地。据悉,目前江苏拥有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1个,数量居全国之首。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江苏省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境总值达到999.77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的21.46%。江苏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已经成为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一大平台,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产业族群发展、形成物流发展体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激发特殊监管区域的活力,上海海关全力支持新型业务在上海先行先试。“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成功试点了首票单机融资租赁业务。”上海海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这一平台,我国航空企业的政策优势和金融企业的资本优势得以有机结合,成功将海外的融资租赁业务引回国内,航空租赁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对于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航空租赁市场的份额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12月24日,在海关总署的支持下,上海在洋山保税港区启动期货保税交割业务试点。此次试点将我国期货交易市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相结合,对进一步拓展资源性商品运作空间,提高金融资产配置效率,更好地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和能源安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保税港区开展期货保税交割试点,也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附加在保税物流上的价值,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与内涵。
发挥区域集聚度带动效应
如今,江苏昆山综合保税区集聚了近2000家配套企业。从出口加工区转型为综合保税区以后,昆山综合保税区由原先的单纯加工制造转向重点发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内外销并举,向科技研发等高端价值链发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延伸和带动效应充分发挥。
“企业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很期待,转型升级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要求也很高,我们应该责无旁贷地把它培育好,服务好,建设好。”南京海关关长李多宽说。
经过多年的努力,昆山综合保税区已成为江苏省特殊监管区域快速发展的生力军。2010年昆山综合保税区共实现进出口534亿美元,同比增长27.8%,10年累计进出口2268亿美元。从原材料采购上看,一批加工贸易企业国内采购率已达到60%以上,拉动了昆山全市及周边近3000家配套企业快速增长。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的延伸让许多企业尝到了“甜头”。彩晶光电科技(昆山)有限公司关务副理李美云说,“以前世界各地的客户如果要维修相机,必须将整部相机退回,来回要7到10天时间。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拓展后,公司直接出口零部件,将维修服务放到海外,时间缩短到了一两天。仅此一项,公司节省成本近4000万元。”
“随着空客天津公司进驻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后,法国左迪雅戈航空设备维修、泰雷兹雷达组装、西飞国际等世界一流航空项目也相继落户这里。”天津保税区海关副关长张晓伟说,海关对空客等重大项目推出具有创新幅度大、针对性强等特点监管措施,利用行业龙头项目带动航空研发、航空制造、航空物流、航空维修等多个行业于一体的航空产业集群。
引导中西部产业承接转移
我国加工贸易一直以东南沿海地区为主,中西部地区发展较为缓慢。为支持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转移,海关总署报国务院批准,在中西部地区优先考虑并设立了一批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等,引导产业有序转移。
在2010年实际新增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有3个在中西部地区。目前,一批大的外向型龙头企业已经落户,成为推动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
去年,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先后通过验收,从而形成惠普产业集群扎根西永综保区、宏落户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格局。随着全球两大品牌电脑企业落户重庆,迅速形成两个品牌商、6个代工企业、200家配套厂商的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
地处内陆、物流成本高一直是重庆发展加工贸易的“短板”。因此,重庆海关为综合保税区量身打造新型通关模式,建设进出口“快车道”。重庆海关与深圳、乌鲁木齐等海关建立全面协作关系,“属地报关,口岸验放”,两道手续简化为一道手续,通关速度全面提升。
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认为,由于独特的政策功能,海关特殊监管区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一些外资企业优先选择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向我国集聚研发、结算、总部基地等高端产业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已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外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