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基础学科中,教学型名师不少;而工科应用学科中,却急需“工程型名师”。
目前我国工科教师自身的工程实践背景不足,尚难适应工程人才培养之需。如何从这种“教学困境”中突围?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联合企业为学生量身定做成长“路线图”。“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学校一统教育的局面,让用人单位介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计划规定入选本科生4年中要有不少于1年的时间在企业中学习实践,硕士生必须有1年以上的时间在企业培养,将实行学校教授和企业工程师“双导师制”。上海交大教务处副处长郑益慧介绍,一般学生毕业后需要5年以上的磨合期,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工程师,现在凭借这种工程教学新机制,人才培养周期将被大大缩短。这也是上海交大承担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创新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