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工作是质量兴州的重要基础
“标准化工作是质量兴州活动的重要基础。”近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副州长孙登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颇有感触地说。
孙登峰从2009年分管质监工作以来,对标准化工作深有体会。近年来,该州通过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使从江柑橘、丹寨锌硒米、黎平香禾糯、剑河勾藤等一批农产品脱颖而出,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增收致富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孙登峰表示,该州质量工作进步较快,但起步晚,因此,在今后的质量兴州活动中,仍然以标准化工作为重点。在工业标准体系建设方面,着重围绕苗族银饰、黔东南酸汤、蜡染刺绣等特色产业,重点研究制定地方标准,有效引领地方特色资源产业加快发展。同时,结合当地原材料、有色冶金、特色食品、制药等具有较大潜力的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动企业标准化工作,支持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实质性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形成标准和产品双重优势。
孙登峰说,在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方面,该州将在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品和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制定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生产环境、基础设施、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流通与出口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品的认证工作,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今年新增了榕江蔬菜和麻江蓝莓两个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力争取得“建设一个体系(标准化体系)、形成一个龙头、创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效果。在服务业标准体系方面,结合推进镇远古城和雷山西江两个国家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重点加强旅游、商贸服务、餐饮和宾馆、交通运输、现代物流、物业管理等领域服务标准的修订工作,通过标准化手段引导服务企业建立诚信体系,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用服务提高知名度,用质量创造服务品牌。
城市名片
黔东南州位于贵州东南部,为少数民族居住地,其中苗族与侗族人口占74%,民族风情浓郁。镇远古城、西江苗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等国家级景区每年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地方特色产品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