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标准化理论研究专家在“标准化知识体系”研讨会上呼吁
标准化“务实”也应“务虚”
标准化知识教育和国际合作已经成为标准化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7月1日,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主办的“标准化知识体系”研讨会上透露出一些值得关注的信息:对标准化知识体系进行重新认识,已成为国际、国内标准化界和有关各界关注的理论问题。
建立“标准学”学科
探求建立标准化职业资格,鼓励高校开设标准化课程和设立标准化专业等都属于标准化人才培养的范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马林聪认为,随着标准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重新认识标准化知识体系。而开展标准化教育,首先需要确定标准化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点,然后由高等院校形成具体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知识体系的研究是使标准化专业知识成为一门特定学科的关键。
重新认识标准化知识体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荷兰鹿特丹管理学院标准化副教授汉克德弗里斯(Henk.J.de Vries)认为,构建标准化知识体系需要考虑的相关学科,甚至包括心理、逻辑、历史、语言、社会、美学、伦理、法律等学科,由于涉及的类别庞杂,难免使人们对标准化知识体系望而生畏,这也正是为什么需要重新认识标准化知识体系的关键所在。他在阐述准化知识体系的重要学科时列举了工程设计学、工商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虽然这4个学科在目前已认知的标准化知识体系中均属于重要学科,但他认为工商管理学应是研究标准化知识体系的重要切入点。他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标准化知识体系需要重新梳理。
标准化作为一个知识体系而存在,在参会各方看来并不是一个问题,而要建立“标准学”学科还需要一个过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首席研究员白殿一强调,虽然标准化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标准化理论研究没有广泛开展,标准化没有成为一门学科,标准化教育十分匮乏。因此,需要研究并逐步建立标准学知识体系,进而推动标准化教育的发展,促进标准化作用的充分发挥。他设想的标准学知识体系包括标准化概念及通用知识、基本理论、方法论、应用技术知识、专门领域知识、特定标准知识6个模块,涉及标准和标准化活动中“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做”等相关问题。他认为这个知识体系遵循了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即不同层次的知识单元形成具有一定关系的知识结构,是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而标准化专业知识体系则是以标准学学科为基础,在标准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需求,从标准学知识体系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体系中选取设置。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梁正则从标准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上探讨了标准化知识体系建立的必要性。他用3个彼此相交的圆形分别代表经济、社会和技术,经济和社会相交的部分为产业规制,经济和技术相交的部分为市场规则,社会和技术相交的部分为社会协调,而经济、社会和技术三者相交的部分为标准化,标准化如此重要,建立标准化知识体系的必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开展标准化教育
重新认识标准化知识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标准化教育,标准化教育自然成为本次研讨的重点话题。
欧盟标准化驻华项目代表任克思(Klaus Ziegler)谈到,标准化教育在欧盟委员会经过了多年的讨论,目前已创立了标准化教育工作组并通过了一些决定支持标准化教育,还需要学术界给予标准化界的支持。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中国区总监华宁感兴趣的是,很多中国高校的教师都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修订,但却很少去教授标准和标准化课程,而中国的情况并非特别,因为从全球范围内看,虽然教师都可以比较便捷地获取标准化文献资料,大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却很少接触标准化知识,研究生论文中涉及标准化的更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技术组织之一,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对标准化知识体系有多年的思考,专门设立了标准化教育委员会,开发标准化课程,在大学等各层教育活动中开展标准化教育。
工科院校是标准化教育的前沿,但目前的情况是,少部分工科院校的教学中涉及具体的某一项或一类标准,但尝试开设标准化课程的却是少之又少。国务院学位办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镇谈到,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应当具备工程师从业的知识结构、能力及其所必备的职业品质。我国从2005年开始了工程硕士与职业资格认证的对接,取得工程硕士学位即获得职业资格。标准化教育的经历是工程师从业必备的知识结构。李镇认为,标准化可以使工程硕士人才的培养更好地满足职业需求,通过一定时期的研究,设立标准化方向的工程硕士,并将其与标准化工程师职业资格密切联系,既是工程教育的需求,也是推动标准化人才建设的重要途径。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理论与教育研究所所长王益谊则认为,标准化知识体系的应用反映在标准化教育与培训、标准学的学科建设和指导标准化实践3个层次上。我国在标准化理论和教育领域的研究一直与国际发展同步,今年“两会”期间,还有人大代表提案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标准化教育。由于学科发展和教育实践需要长期而稳定的时间周期,关于标准化知识体系的建立还要从细处、有重点地逐步攻关,而在实践层面还需要积极建立人才评价机制和教育机制,以推进标准化教育。
据悉,国际上包括企业界、教育界和研究界在内的各界人士于2006年成立了国际标准化教育合作组织。随着该组织的发展,各国家的标准机构以及ISO、IEC和ITU等国际标准化组织也相继参与进来,支持标准化教育,并于2010年起召开由ISO、IEC和ITU共同发起的世界标准合作组织学术日、学术周活动。这些活动充分显示了标准化知识体系与标准化教育活动的交互发展和互相促进。而本次会议上,包括微软、高通等企业界人士的参与,也证明了市场对这一趋势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