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的政绩观是每一位领导干部的思想武器和工作准则。
打牢思想基础,解决好干工作为了谁的问题。如何看待政绩,坚持什么样的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体现,是衡量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
实践证明,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政绩观。这是个“总开关”,是领导干部创造真正政绩的思想基础。因此,领导干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把职位作为为人民创造政绩的舞台,视个人名利淡如水,视人民利益重如山,切实解决好干工作为了谁的问题,做一个合格的人民公仆。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领导干部的政绩只有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利益而创,只有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干出实实在在的政绩。
坚持实事求是,解决好科学决策和工作落实的问题。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决策是领导工作的重要环节。领导干部要切实防止“靠权力决策”、“靠经验决策”、“为政绩决策”甚至“靠拍脑袋决策”等主观主义、官僚主义,要坚持和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广泛听取意见,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失误。要依靠科学的决策机制,真正把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体现在决策中,从制度上确保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依法性。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科学决策能否得到顺利执行并卓有成效,关键在于抓落实。习近平同志曾经强调指出,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抓落实,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展现,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检验”。
因此,领导干部作决策必须科学,抓落实必须有力,凡是体现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的事情,一旦决策,必须果断执行,求真务实、务求实效。
自觉接受监督,解决好权力约束的问题。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为民所赋”。自觉地接受各种监督主体的监督,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保证。
领导干部首先要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权限,避免权力的缺位、越位,保证权力在权限中运行,防止擅权、滥用权力现象。
其次,要畅通监督渠道,落实各项公开办事制度,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自上而下的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监督,组织监督与社会监督。
最后,要建立健全发现问题机制、纠正错误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及时遏制各种形式主义,尽可能少犯错误和不犯错误。
领导干部还要有广阔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真正把各种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在工作热情高、进取心强和工作干劲足的时候,要冷静地对待各种不同意见甚至是“泼冷水”的现象。
推动科学发展,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科学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共产党人的政绩,说到底就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领导干部有没有政绩,应该是实践说了算,应该是群众说了算,还要经得起历史检验。归根结底,政绩最终都要用实践、群众和历史这三把尺子加以检验。
对检验检疫系统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有没有政绩,既要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又要看党的建设的成效;既要看把关硬能力的加强,又要看精神文化等软实力的改善;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显山露水”的显绩,又要看“后人乘凉”的潜绩;既要看形成政绩的内因,看干部的主观努力、工作态度和创新精神,又要看形成政绩的外部条件、难易程度、工作基础。
推动科学发展,是领导干部的第一要务;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是领导干部的工作准则。领导干部只有在“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下工夫,才能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政绩。
(湖南检验检疫局局长 龙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