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考、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么多考试都集中在6月,让这个月成了中国的考试月。数以千万计的人集中起来承受天气和考试的煎熬,这实在是中国的一大特色。说考试是一种“煎熬”,相信进过考场的人多不会反对。当然,考试只是一种“煎熬”的形式,真正的锅灶柴火还是当下的应试教育体制。
应试教育之所以广受诟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这种体制下,通过学习增长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等原初目的被弃置,而考试这种教育手段却越俎代庖成为目的,其最大的恶果之一,是受教育者逐渐形成了一种应试人格,这种人格没有探求真理的动力,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
中国市场如今面临的诸多发展难题,既与应试教育有着直接的逻辑关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应试教育的一个现实结果。我们不得不承认,与应试教育机制生产的“人才产品”相似,中国众多企业抄袭模仿行为严重,暴露出其存在严重的“应试生产”观,而这正是中国工业产品无法超越廉价怪圈的一个主要原因。
“应试生产”使中国企业忽视在制造工艺、研发、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投入和能力培养,为了迅速占领市场,它们尽可能压低生产成本,不注重产品的可靠性,让产品质量行走在“及格”的钢丝上。比如有的汽车企业对待产品的安全性完全就是应试性的。若在一次权威机构主持的碰撞测试中得分较低,企业不是想办法从总体上提升产品安全性,而是仔细研究碰撞测试的流程,找寻漏洞,以期不用花多大成本就可在短期内获得加分。企业对待碰撞测试的这种态度,就是“应试质量观”的典型表现。
应试心态下的企业,一旦面临市场竞争压力,降低生产成本几乎成了其唯一选择。于是偷工减料,甚至违规使用替代原料的事情就时常发生,因此质量安全隐患在所难免。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为了降低内部管理成本,很少愿意花费财力物力培养管理人才,甚至连工人的技能培训都不愿投入,其产品品质的稳定性自然得不到保证。
应试教育制造了快速成才的假象,“应试生产”同样制造了快速致富的幻觉。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由于市场经济环境并不成熟,许多企业依靠数量和低价实现了扩张,获得了可观的利润,但这种发展只是在既有的市场蛋糕中扩大了份额,而不是把市场的整个蛋糕做大。他们经常通过短期的策略来扩大利润率,而这些花招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长期的发展。
改变中国企业“应试生产观”以及由此导致的“中国制造”的短期博弈状况,已经非常迫切。一方面,着眼于提高产品品质,要建立起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和企业诚信机制,并以此为保证逐渐打破企业低成本竞争与企业能力不足之间的恶性循环,促进企业加强自律,将质量意识融入企业文化之中;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应当加强行业整合,扩大企业规模,利用规模优势降低成本,并逐步提升品质和研发能力。当然,有关政府部门也应不断调整现行的经济政策,从加强对技术工人的教育投入及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等方面入手,帮助企业获得稳定、高素质的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