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被指偏向常温奶 导致巴氏杀菌鲜奶市场占有率不足20%
现行的乳业标准“照顾”了奶农和乳制品企业的利益,但却牺牲了消费者的利益。乳品生产行业整体水品不高是国情,需要“照顾”,难道消费者购买放心乳制品的权利就不是国情,就可以漠视甚至践踏?
对乳品新国标的质疑声再在业内响起。据报道,素有中国乳业“大炮”之称的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近日又向中国奶业标准“发炮”。在牛奶行业举办的一个内部研讨会上,王丁棉直言反映中国乳业行业标准被个别大企业绑架,是全球最差标准。
据悉,导致争议再度升温的仍然是卫生部去年敲定的乳业新国标中,原奶细菌数允许最大值为每毫升200万个,而此前的标准是50万个。王丁棉近日对记者说,由于巴氏杀菌鲜牛奶需要的奶源质量很高,而新国标对原奶细菌数如此宽松显得过于偏向常温奶,这导致巴氏奶目前在我国液态奶中所占的份额连20%都不到。
反方:应逐渐恢复巴氏鲜奶的主导地位
王丁棉说,目前全国性的乳业巨头都是以常温奶为主打,“这些巨头普遍没有自己的奶源,在他们的游说下,上午专家设定好的新国标下午就被有关部门推翻了。”他说,国家应给予政策及经济扶持,逐渐恢复巴氏鲜奶的主导地位。
正方:可维护我国奶业稳定发展
在去年,《生乳》国家标准中将生鲜奶源的蛋白质含量从原来的2.95%下调至2.8%,细菌总数从50万个落菌单位上调至200万个落菌单位,这是业内人士质疑的两大热点。
卫生部的辩护称,目前我国奶牛小规模散养比例较高,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例仅为23.1%,5头以下比例为32.4%,这种小规模养殖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而养殖水平低造成生鲜乳菌落总数相对较高。
按卫生部的解释,设置菌落总数的指标符合“我国发展实际”,能够保护大量中小规模奶农的利益,维护奶业稳定发展,但是仍然鼓励企业设置菌落总数分级收购标准,引导奶农标准化规模养殖。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乳品行业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机,王丁棉此番炮轰奶业标准,自然受到各方关注。在王丁棉看来,之所以会出现标准偏低的问题,主要是中国乳品行业标准被个别大企业绑架,主管部门在制定标准时只是采纳了少数奶业巨头的意见。这样的说法虽只是一家之言,但却将少有人提及的奶业标准问题引入了公众视野。
对于王丁棉的说法,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达木德并不认同,并给出了“国情决定论”的解释。那达木德称,乳品企业如果按照高标准来执行的话,许多牛奶都要倒掉,“农业部做了大量的调研,主要从国情出发,照顾最大多数奶农的利益,这样把标准降低了一下。”这番话至少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现有奶业标准偏低确是事实;二是采用这样的低标准是为了迁就“国情”。
或许从我国实际出发,要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乳品确实不容易。比如饲料、养殖方式、生产工艺等等,哪一个环节跟不上,都可能致使乳品不达标;假如施行较高标准,许多养殖户和奶制品企业会感到“吃不消”。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维持低标准,或者人为地降低标准就具有了天然的合理性?
曾4次参与国家乳业标准制订的专家魏荣禄坦言,在现有标准下生产的常温奶,由于存在有害菌,显然不安全。也就是说,现行的乳业标准“照顾”了奶农和乳制品企业的利益,但却牺牲了消费者的利益。乳品生产行业整体水品不高是国情,需要“照顾”,难道消费者购买放心乳制品的权利就不是国情,就可以漠视甚至践踏?
民以食为天。食品行业标准的制定,首先当从“安全第一”出发,然后再据此确定养殖、生产工艺等标准,凡是不符合安全前提的,该改进的改进,该提升的提升,再困难也得调整,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但现在的情况却更像是“倒推”,先看看饲养环境和生产水平如何,能生产出什么样的乳品,然后再据此确定行业标准,决定消费者“必须接受”的安全系数,哪怕这一安全系数本身并不安全。
从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到“激素奶粉”再到“皮革奶”,一再爆出的丑闻令中国奶业元气大伤。虽然不能说这些事件都同奶业标准过低有关,但假如从生产到销售都能高标准严要求,动辄发生涉及全行业丑闻的可能性恐怕会小得多。
表面上看,“从国情出发”降低奶业标准的做法是为了扶奶农和奶企一把,但用不合理政策将乳制品行业长期庇护在一个扭曲的襁褓里,不仅无法令其健康成长,更容易使其滋生惰性和侥幸心理。
王丁棉透露,国内某著名奶企生产的牛奶因为标准偏低而无法出口,都被退了回来,但这些牛奶后来被推销到广东,却顺利地销售掉了。这样的情况或许会令企业感到庆幸,但低品质的牛奶不会永远不愁销路,正如消费者不会永远被蒙在鼓里。
制定科学合理的奶业标准,维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是相关主管部门的职责所在,在制定标准之时理当多听听公众的意见,而不能只接纳“少数派的报告”。提高奶业标准或许会让一些奶农和奶企难受一阵子,但却有利于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
专家
视点
不如由国标改为企业标准或行业标准
黑龙江省乳品工业研究所郦韬珉指出,与其将就乳品新国标,还不如由国家标准改为企业标准或行业标准(由专业委员会审核),以减少负面影响和降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