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标准偏低 可操作性差 缺少技术细节 建筑节能认证叫好不叫座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位于上海闵行区的浦江智谷节能生态商务园,不久前获得了由德国政府颁发的德国建筑物节能认证证书。据悉,这是德国政府首次在海外为符合德国建筑节能标准的中国建筑物颁发证书。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处于房屋建筑的高峰期,许多建筑的结构、材料、器具等,能耗十分严重,建筑节能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的重视和推崇。

  199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18条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愿的原则,按照国家有关产品质量认证的规定,提出用能产品节能认证申请,经认证合格后,取得节能产品认证证书,在用能产品或者其包装上使用节能产品认证标志。

  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建设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中要求,为了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热环境,国家实行建筑节能产品认证和淘汰制度。

  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建筑节能认证这一利国利民的举措在建筑行业频遭冷遇,实施起来叫好不叫座。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尽管我国不少省市将建筑节能认证作为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的必备资料,但时至今日,这项认证的推行工作进展并不理想,除了少数墙改与建筑节能试点工程外,大多数建筑竣工后省去了申请节能认证这一关。一些楼盘的工作人员公开表示,一些楼书中宣称的所谓节能含有大量水分。

  2007年1月13日,在北京某高新技术企业的座谈会上,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有关负责人指出,2004年~2006年连续3年,我国进行过全国节能建筑面积大普查,到目前为止,全国的建筑节能面积不容乐观。近期通过抽检26个省、4个直辖市和26个地级市的建筑节能状况,反映出的问题较多。

  业内人士分析说,从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先后多次出台建筑节能推广方面的法规,但由于标准偏低,特别是缺少技术细节以及可操作的标准,使得各地执行不力,建筑节能大多停留在表面文章。

  由于建筑节能涉及设计、施工、验收等多个环节,技术标准不健全、技术研究不到位,造成推广工作进展缓慢。例如,就规划设计而言,现在的设计单位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去考虑节能住宅,有的省连节能设计、施工、检测都还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

  同时,超低价位中标、施工非专业化造成了建筑行业即使有的采用进口节能材料,但房子建成后仍然达不到很好的节能效果。建筑节能自身的难题尚且如此,开展建筑节能认证的难度不言而喻。

  在通过认证推动节能工作方面,欧盟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为了提高能效,欧盟在成员国之间及成员国内部形成了一系列的满足具体能源使用和能源效率目标的协议。协议由政府鼓励支持,由协议参加者在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实施。欧盟推行GEA(Group of Efficient Appliances)标识和EU能源标识认证,目前建材部分纳入GEA标识管理。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因此也一直积极致力于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1992年美国建立“能源之星”认证,1994年设立《节能法案》,为各种各样的节能产品制定能效标准。目前已有1200家企业通过“能源之星”认证。而且,美国的“联邦采购要求”规定,所有的联邦机构必须采购高能效产品,高能效产品的市场份额达到25%。目前“能源之星”涉及的建材产品包括:绝热材料、屋面和墙体材料、门窗、节水设备等。

  我国建筑能耗高于发达国家,主要表现在建筑物保温与供热系统状况差,如我国供热系统的综合效率仅为35%到55%,远低于先进国家80%左右的水平。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明确表示,我国每年建筑总量达20亿平方米,接近全球年建筑总量的一半,加上原有400亿平方米存量建筑中有1/3需要进行节能改造。我国的建筑节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飘窗、玻璃幕墙等等看上去很美,老百姓也有兴趣,但却是“能源杀手式的房子”。我国今后将通过建筑节能认证、减免税等措施来推动节能建筑的发展,今后,没有验明节能效率的房子将不准上市销售。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有关负责人也指出,节能产品应纳入政府采购的范围。虽然我国推出了节能产品认证制度,但从总体上看,我国节能认证工作刚刚开始,参与节能产品认证的品种太少。因此,我国今后必须加大节能产品认证工作的力度,扩大产品品种范围,加强技术储备,以适应建筑节能认证市场的发展需求,促进建筑节能认证制度与建筑节能产业的同步发展。
作者:王惜纯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7年01月1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