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怎么还会有警察?
闵行区中心医院地处上海市城乡接合部,近年来医院出现了诸多刑事案件和各种纠纷。仅2006年这家医院医务人员因医患纠纷被攻击的就有15人次。医院总值班一位姓钟的骨科医生告诉记者,有的患者和家属酗酒闹事、殴打处理纠纷的医务人员,拉扯女医生头发、砸桌子、敲玻璃等,有些患者还围观、起哄。
为此,医院与闵行区莘松派出所共同建立了闵行区莘松派出所闵行区中心医院警务所,旨在维持医疗秩序。医院设置了监控系统,安装了100多个探头,以方便及时处理争端和取证。
莘松派出所所长张志华表示:建立警务所是将警力下沉、管理前置,避免出现恶性事件。
患者情绪宣泄为何越来越“出位”
医院警务所的建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医患纠纷过激现象增多、医院暴力案件频发。在医院设灵堂、放花圈、烧纸钱、拉横幅、堵大门、发传单,更有职业“医闹”聚众吵闹大打出手,这些不正常现象屡屡在医疗机构上演,2005年甚至出现了福建一位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中医教授被患者用刀砍死的恶性事件。
患者及其家属情绪宣泄为何越来越“出位”?这背后有复杂的原因。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顾骏教授表示:在医疗机构“市场化”的倾向下,医患之间的关系演变成利益关系,病人对医生失去了信任,医生的权威“崩塌”了。同时,医患矛盾激化的原因不只在于医生和患者,还在于卫生主管部门、医疗鉴定机构和司法机关没能很好地在医患之间寻求平衡。许多患者感到难以通过正常的手段维权,只能以吵闹讨公道。
用体制改革防止“黑秩序”盛行
“上海设立警务所的医院可能会越来越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院管理处负责人表示:“此举保护了医生和病家的共同利益。”
然而,也有人认为,对建立和谐友善的医患关系来说,单靠维护医院秩序是远远不够的。顾骏教授认为,医患关系是一个社会问题,要重建“诚信”,关键在于制度条件和制度环境的改善。在处理医患关系时,不能只靠医生自律。公正是制度的核心,具体包括卫生主管部门、医疗鉴定部门和司法机关执法公正。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医院一般处于强势地位,如果没有制度来平衡,会造成更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
他强调,有些患者感到通过正常途径无法维护合法权益,转而投向“医闹”,“医闹”又恶化了医患关系,形成恶性循环。如果不能确保患者拥有方便有效的制度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失去患者的信任,那么“黑秩序”就会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