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农业标准化让山西晋中190多万农民奔小康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近日,在山西寿阳杏林种植区宗艾镇沟西村,农民王长林正在地里忙活。他是5年前开始种植仁用杏的,通过标准化种植,收益翻了几番,过上了小康的生活。在寿阳,近年来种植仁用杏已发展到8000公顷,像王长林这样通过标准化种植过上小康生活的就有4000多农户。
 

  在山西晋中,每一个县都有一个或者几个耳熟能详的农业标准化项目。据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山西晋中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3315元增加到5809元,农业标准化帮助190多万农民走上致富路。
 

  近年来,晋中市质监局为当地构建农业大市做好基础支撑,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开展标准化作业,并在整理汇编、组织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围绕生猪、核桃、玉米、酥梨等12个主导农产品,积极推广《晋中市优势农产品标准化审查技术规程》,并联合农业部门等出台了涉及18个绿色农产品的《晋中市绿色农产品规程》,先后制定了《无公害玉米生产技术规程》等34个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使35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2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14个产品获得绿色农产品认证,修订了两个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建造技术规范,使晋中农业标准化体系逐步建立健全。
 

  山西晋中开发区的南六堡村村民左庆云告诉我们,他已经有3个大棚了,自从区里对大棚菜的种植和大棚的设施实行了标准化管理后,一个棚就能多收入1万元。现在,山西晋中农民无论是种玉米,还是种菜、养殖,都很自觉地按标准化进行生产,因为他们很清楚,违背标准化操作,产品在市场上就难有竞争力。
 

  目前,晋中市农业标准化普遍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将分散的农户以农业标准化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通道,建立了农户可以分享生产和销售的各环节的利益机制。龙头企业对农户生产的农产品起把关与促进发展的作用。农户在龙头企业的推动下不断提高种植水平,从而提升农产品的品质。
 

  平遥县芦笋开发公司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芦笋标准化示范园区,为农民免费提供芦笋种子、农药,还组织有关部门及专业人员编写了《芦笋种植技术规程》,在示范区建立了以技术为核心的标准体系,积极推动芦笋的统一种植、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传授技术,现在已发展标准化种植芦笋示范园区400公顷,帮助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带动了4000多农户的发展。
 

  目前,晋中昔阳大寨牌杂粮、祁县康泰牌果品、平遥冠云牌牛肉、榆社山乡牌笨鸡蛋、寿阳寿绿牌茴子白,这些特色农业,都构建了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订单农业为主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通过各种形式组织起来,形成稳定的产销链,建立可靠的利益连接机制,在全市形成了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技术装备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推动标准化运行的中坚力量。据统计,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总数达到300多个,带动50万户农户增收6.8亿元。
 

  2009年,晋中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快现代农业市建设步伐的实施意见》,提出争取到2015年,全市80%以上的农产品实行标准规模化生产,建设具有晋中特色的农产品系列品牌和名牌,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和市场竞争力。晋中市质监局围绕农业发展实际,积极开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大力开展优质农产品培育工作,先后制定了《平遥牛肉》、《太谷壶瓶枣》、《太谷壶瓶枣种植规范》、《榆社笨鸡养殖规范》等多项国家标准和山西省地方标准。目前,晋中市已建设完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5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两个、已有6种农产品分别被评为山西省标志性名牌和山西省名牌产品,已有7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作者:安黎霞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3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