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血铅”企业面临生死劫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用最严厉手段遏制铅蓄电池行业、铅再生行业污染事故多发态势
 

   针对近期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引发的铅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环境保护部紧急下发《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将用最严厉的手段来全面整治铅蓄电池行业、铅再生行业,努力遏制铅污染事故多发的态势。
 

   “血铅”企业,面临着一场重新的考验。
 

  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2000多家铅酸蓄电池企业,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约1800家,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200多家,产值在亿元以上的更少。目前,我国的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近期,重金属污染事件连续发生了多起——去年发生了14起,其中有9起是血铅事件;今年1-5月份又发生了7起,这7起都是血铅问题。这些重金属污染事件严重威胁群众的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稳定。
 

  催生铅酸电池行业全面整治是浙江省湖州市发生的血铅超标事件。浙江海久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久公司)成立于2003年5月,位于德清县新市工业园区,主要生产销售摩托车小型启动铅酸蓄电池,年产规模为1050万只,目前年生产量为900万只左右,产值4.5亿元,职工约1000人。2011年3月以来,海久公司职工及附近村民在自发体检中陆续发现血铅超标情况。
 

  5月2日起,德清县政府开始组织企业周边村民进行血铅检测,海久公司也安排职工进行了职业病防治体检,对2152名职工和村民进行了血铅检测,血铅超标332人,目前,累计已有53人住院治疗,情况稳定。经监测,海久公司周边土壤、水环境和农作物铅浓度符合标准。海久公司已于4月29日停产整顿,至5月13日,厂区内主要涉铅设备已经拆除。公安机关已对海久公司法人代表依法刑拘,湖州市有关部门已决定对德清县政府、县环保局、县卫生局、新市镇等8名相关责任领导进行责任追究。
 

  经环保部调查,此次血铅超标事件是因企业违法违规生产、职工卫生防护措施不当,县、镇政府未实现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承诺,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监管及应对不力造成的。海久公司违法违规生产,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海久公司生产治污设施落后,存在违法违规生产排污行为。政府及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未能适应形势要求,将环境风险较大的铅蓄电池等重金属污染企业纳入重点监管对象,没有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违法问题。
 

  针对德清血铅事件,环保部决定对湖州市实施全面区域限批,并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铅蓄电池等涉重金属行业的污染防治力度,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同时,责成浙江省尽快依法追究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人责任及肇事企业有关责任人法律责任。
 

  “血铅”事件给全国敲响了警钟。广东环保厅率先介入血铅调查,整治160家蓄电池企业,目前,已经对每个企业提出了针对性的环境治理方案。
 

  广东河源市45人由于蓄电池厂排污导致血铅超标事件引起广东环保厅高度重视。5月17日,广东省环保厅厅长李清表示,蓄电池行业的环境问题将是今年环保部门狠抓的整治重点。广东省环保厅环境监察局副局长陈文韬表示,环保部门已经介入“血铅”事件的调查,“疑凶”三威电池有限公司已经被责令停产,500米卫生防护距离内的居民一天不搬走就不允许复工。据介绍,三威电池这样的企业在广东总计有160多家。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三威电池厂竟然还是所谓的环保型企业,据悉该厂原来生产的蓄电池是可回收利用的,这样可以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初步分析显示,问题产生在将溶液灌注、封装过程产生铅尘,企业未按要求对空气进行过滤排放后被附近居民吸入体内。
 

  血铅问题其实比较普遍。根据广东省环保部门当时对该厂的环评批复:要求卫生防护距离500米范围内的村民搬迁,“现在不仅当时要求搬迁的没搬,反而越来越多的人住进来。环保部门的处理意见是,不将防护距离内的村民搬走,就依法不让它复工。”
 

  据悉,今年广东省12个挂牌督办问题中,就有两个是铅酸蓄电池的。
 

  积极推进有关立法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专门介绍我国环境保护等方面情况。
 

  针对媒体提出的中国目前还没有关于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国家法律或者这方面的环境法,是否有必要在中国起草一部关于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法律?什么时候可以出台等问题,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回答说,重金属污染防治立法的问题,首先,我认为我们在重金属污染防治,包括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因为重金属影响最严重的就是土壤),在这方面应该立法。第二,应该加快立法的进度。第三,据我了解有关的立法也在积极推进过程之中。实质上除了加快立法之外,各个部门也在积极制定和实行一些有关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政策和措施。比如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复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的“十二五”规划,各地各部门都在积极推进落实。
 

  据了解,5月18日环保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将通过严格环境准入,落实卫生防护距离;规范企业日常环境管理,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完善基础工作,严格企业环境监管;加大执法力度,采取严格措施整治违法企业;实施信息公开等措施,进一步加强铅蓄电池等涉重金属行业的污染防治工作。
 

  《通知》明确了一些非常严厉的管理措施和处罚措施,概括为“四个一律”:一是对发生重大铅污染事件的地区,一律停止所有建设项目的审批;二是对存在环境问题和隐患的违法企业,一律先停产整改;三是发生事故的这些地区政府的主要领导,一律要承担责任,今后凡发生重金属污染事件的地区,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必须承担主要责任;四是凡是发生重大、特大污染事件的地区,一律立即撤销所有的环保荣誉称号,包括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市、生态县等等。
 

  严格准入已成为铅酸蓄电池行业大势所趋,对于铅蓄电池、铅再生企业来说,这将是一场生死存亡大考。该《通知》明确,环境保护“三同时”执行不到位的企业一律停止生产,无污染治理设施、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或超标排放的企业一律停产整治。有业内人士预计至少有三分之二不达标企业将遭淘汰。
 

  上述《通知》下发后,浙江、广东等地接连关闭数百家铅酸蓄电池企业,其中,浙江273家铅酸蓄电池企业中,有250家停产整顿。而铅蓄电池整顿对其上下游产业也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近日,多地传出铅蓄电池企业库存告急消息,由于铅蓄电池供应偏紧,铅蓄电池初现涨价苗头,一些电动车企业也开始酝酿涨价。
 

  记者还了解到,一份《电池行业重金属污染综合预防方案》已基本完成意见征求,其中要求2013年前淘汰镉含量大于0.002%的铅酸电池;淘汰20万千伏安时/年规模以下的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限制新建50万千伏安时/年规模以下铅酸电池生产项目(不含先进新型铅酸电池)。
 

  工信部正在着手建立铅酸蓄电池生产和回收企业准入制度。目前2000至3000家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企业,可能因门槛限制被精简至200至300家,缩水幅度达到90%左右。

作者:王娅莉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3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