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在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明确提出了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模式,在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上,以质取胜被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这为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同时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浙江省质量技监局针对浙江省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品牌和质量意识还比较淡薄,质监部门抓质量工作的手段单一、统筹协调能力不强、工作基础薄弱等问题,在2006年开始全面实施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积极主动探索质量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高效的质量工作体系,既推动了浙江产业质量水平的提升,也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如何在又好又快经济发展模式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最近一次年终工作汇报会上,浙江省政府领导对浙江省质量技监局2006年实施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位领导说,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通过这样一个系统工程,把以质取胜战略落到了实处,为浙江品牌大省建设奠定了质量基础,建立了一套提升中小企业质量水平工作机制,抓到了点子上。
艺力水晶 闪耀新亮点
“满地的污水不见了、攒动的人头没有了、刺耳的噪声消失了……”2006年最后一个星期,当浙江省浦江县艺力水晶饰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楼志强带着记者走进车间时,记者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楼志强说,变化就在最近的半年间,公司投入300多万元,将新近研制的数字控制水晶加工设备平磨机、刻面机装备到了生产一线。
而变化的起因,楼志强认为与2006年5月浙江省质量技监局在当地进行的质量提升工程试点密不可分。
浦江县是中国水晶之乡,艺力公司又是该县生产水晶制品的龙头老大,生意一直红红火火。在2006年质量提升工程中,浦江县质量技监局将艺力水晶列入浙江名牌产品培育对象,还特地把它作为一个典型邀请前来检查工作的浙江省质量技监局副局长杨烨前去参观。
参观后与艺力老总座谈时,杨烨坦率地谈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从实物质量来看,艺力水晶的质量水平确实达到了一流水平,但从加工工艺和环保等方面来看,与名牌产品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得知该公司已经着手研究开发新型设备的情况后,杨烨又叮嘱浦江县质量技监局和楼志强,一定要帮助艺力加快开发步伐,通过改变落后的生产工艺,实现公司质量水平新突破。
3个月后,艺力联合科研机构自主研发的数字控制水晶平磨机、水晶刻面机正式投入生产。这一比较才知道,数控设备加工确实比以前手工好!精度和质量稳定性比以前提高了好几倍,一个人能完成以前10个人的加工量,水、磨具耗材的消耗量只有原来的1/10,车间噪音分贝也大幅度降低。
艺力创名牌的底子因此更厚实了,并于2006年11月底顺利进入浙江名牌产品阵营。
浦江工业 诠释质量内涵
“浦江经济发展正面临由数量优先进入质量优先的拐点,质量提升工程可谓是一场及时雨。”浦江县副县长朱受明高兴地告诉记者。艺力的变化是浦江工业经济变化的一个缩影。质量提升工程使浦江企业的质量意识有了根本性转变,从“要我抓质量”变成了“我要抓质量”。
朱受明说,浦江产品区域特色比较明显,出现了一批全国性的单打冠军,其中水晶制品、绗缝制品、挂锁等的市场占有率都在50%以上。但在浙江诸多县、市中,浦江还处在发展阶段,全县工业整体规模偏小,产品档次较低,发展后劲还有待提升。
水晶行业是浦江县重要产业,虽然总产值达到了25亿元,但是企业和经营户的数量有1100多家,超亿元企业只有20多家,绝大部分企业都是手工加工。挂锁行业总产值也有25亿元,但是超亿元企业只有1家,设备落后,产品档次不高,外贸出口因为达不到国际标准而与欧美市场无缘。
在质量提升工程中,浦江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选择这两个行业作为质量提升的重点和突破点。在水晶行业,他们以艺力为样板,全行业推行设备更新,提升加工工艺,同时通过行业协会开展分工协作,引导小企业做精做专,突出特色,避免小而全的恶性竞争。在挂锁行业,则以宣传贯彻欧盟标准为契机,按照国际标准起草了挂锁行业标准,并专门举办了制锁设备推荐大会,引导企业按照标准要求引进先进设备。
朱受明说,质量提升工程给浦江经济带来了3个转变。一是促进了企业现场管理的提升,加快了技术创新、设备改造的步伐,落实了节能降耗措施。像挂锁行业的设备推广大会,推动了11个企业的技术改造,使企业产品标准达到了欧盟的要求。二是营造了全社会重视质量和名牌的氛围。三是让政府摸清了自己的质量家底,促进了各类质量激励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实。
“新政”频出 凸显质监新思维
质量普查、分类指导、行业自律、质量预警、综合推动……
在浙江省质量技监局2006年围绕质量提升工程下发的一系列文件中,记者注意到,其中的核心就是改变原来就名牌谈名牌的局限,把名牌当做引领经济发展的一根“指挥棒”,综合运用行政职能和技术优势来帮助企业促进与产品质量提高,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进入浙江省生产加工企业基础质量信息数据库,只要输入某个企业名称的关键词,很快就可以查询到这个企业的生产设备、产品质量、基础管理工作、技术创新能力、人员素质等与质量相关的信息。据浙江省质量技监局质量处处长徐志军介绍,为质量提升工程实施而开展的质量普查,给浙江省11万家企业建立了质量档案,其中5万家企业信息已经被录入数据库。
根据普查掌握的信息,浙江省质量技监系统又根据企业规模、质量水平、管理现状、技术支撑能力和产品质量诚信度等情况,将企业分为扶持培育类、帮扶指导类和整治规范类,按照“一产一策、一企一策”的要求,进行分类监管和扶持。如长兴县对六大主导产业的企业进行梳理,最后确定扶持培育类企业341家、帮扶指导类企业529家、整治规范类企业473家、整顿关停类企业24家。
在分类指导过程中,质监系统内各个业务部门改变以往各自为战的习惯,综合分析运用标准、认证、计量等手段,推动企业完善质量措施。海盐县质量技监局在该县标准件行业质量提升中,通过分析查找,列出标准件行业存在的八大类35个问题,再逐个企业对症下药,推动那些没有通过ISO9000、ISO14000体系认证、没有开展5S管理、没有产品升级意向、没有产品标准、没有完善检测体系的规模小、自身实力比较差的企业,根据企业实际逐个解决存在的问题。
2006年9月,义乌市日用品协会正式面向会员单位发布了一次性塑料日用品行业标准,通过标准来约束企业的质量行为。在实施质量提升工程中,行业协会的作用被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各地纷纷引导协会组织对区域集群产业进行质量研究,推动出台协会自律标准,并通过协会自律机制,将质量责任分解落实到产业链的各生产环节。
永康谢意 背后的政府推手
“名牌培育质量提升促发展,服务经济构建和谐当楷模”。新年刚过,浙江永康市代市长卢跃东就带着市政府相关人员赶到浙江省质量技监局,送去了永康人对该局的谢意。刚刚过去的2006年里,永康又有3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10个产品获得国家免检(出口免验)资格、17个产品成为浙江名牌,品牌产品对该市工业经济的贡献率提升60%以上。
卢跃东说,永康品牌经济发展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与浙江省质量技监局长期的积极引导与关心支持密不可分。
永康市政府登门致谢的举动显示了质量提升工程实施后,浙江质监系统与地方政府在质量工作中实现了良性互动。
浙江省质量技监局局长瞿素芬指出,正是通过一年来对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的推进,浙江省“政府统一领导、质监牵头协调、部门共同推动”的质量工作格局正在形成。
在实施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中,浙江省各市、县都成立了由政府领导牵头的小组,以政府名义召开由各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参加的动员大会,并把产品质量责任落实到乡镇,完善对乡镇政府责任考核办法。在政府领导下,质监部门建立了与经贸部门共同实施的技改推动采标的工作机制,与科技部门共同推动专利融入标准、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实施机制,与外经贸部门共同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合作机制。
浙江省质量技监局还出台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职能促进名牌培育质量提升的若干政策意见》,对以标准化、计量管理、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和现场管理、安全生产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全面质量管理,进行政策性的典型示范和引导。在各级质监部门的努力下,浙江省已有相当多的市、县设立了政府质量奖,完善了技改推进采标,采标促进技改的激励政策。如杭州、温州等地对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承担国家、省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的企业,分别给予5万元到100万元不等的政府资助;绍兴市政府每年设立2000万元品牌发展专项基金,用于对培育提升工作和企业创牌工作的奖励和补助……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浙江省各级财政安排用于标准化、名牌等质量激励的经费在5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