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胡锦涛总书记在天津考察质检工作时指出,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要求相关单位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把食品安全关。话语中,我们读出了党和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决心。
 

  目前,我国有食品生产企业40多万家、食品经营主体323万家,小作坊、小摊贩更是难以计数。另外,由于准入门槛低等原因,食品企业规模小、分布散,自身质量安全管理能力较低,维护质量安全的自觉性总体上讲也还不够高。
 

  笔者认为,人盯人的监管方式显然力不从心,保障食品质量安全长期稳定可靠,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法治,注重源头监管,注重诚信自律,注重社会监督,严把安全关。
 

  注重源头监管。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生命和健康,事关经济发展全局,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保障食品安全是各级部门的重要职责。食品生产链条长、涉及面广,影响制约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因此,各级部门要保持清醒认识,着力构建以政府管理为主、社会监督为辅、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立体监管网络,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严格标准,完善监督评估、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加强监管执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监督水平。尤其要在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销售的上游环节就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对部分食品添加剂的生产、销售、购买资格进行限制,对部分食品添加剂的销售者、消费者登记备查,建立严格的食品溯源制度。
 

  注重诚信自律。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固然反映出检测检验手段不强、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但也更加凸显了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的重要性。真正安全放心的食品,是生产加工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因此,要在加强监管检测的基础上,严格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企业始终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做到企业讲诚信、行业要自律,这是食品安全的基石。同时,督促企业全面落实相关制度、标准和规范,严格市场准入,健全诚信道德体系,确保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持续达标;强化源头治理,促进食品产业优化升级,扶持优质企业,淘汰劣质企业,夯实食品安全基础。总之,要从自律、监管、政策、法制、宣教等多方面着手,使食品生产经营者“不愿犯法、不敢犯法、不能犯法、犯不起法”,从根本上扭转食品安全基础薄弱的局面。
 

  注重社会监督。纵观这几年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是消费者通过媒体揭露出来的,社会监督力量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在编织法制之网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舆论之网的作用,让社会监督成为食品安全体系中最积极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各级监管部门都要健全与媒体的联络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媒体监督作用,支持和引导媒体客观准确报道,不断提高监管合力和监管效能,建立起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同时,加大科普宣教力度,提高公众科学消费意识和识假辨假、防范风险能力,使每个消费者同时也是一名监督者。
 

  (作者系张家港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

作者:韦锋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3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