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反映许多学校附近小店售卖的小零食让孩子吃后腹泻。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这些只卖0.5元的零食进货价只有0.2元左右,销售非常火曝,这样廉价的零食质量堪忧。 (据鲁中网)
有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一些父母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不惜投入重金,唯恐孩子在身体上输给同龄人。当恨不得让孩子吃不厌精的父母们看到垃圾零食诱惑着孩子们时,他们的心情会怎样难受。
近年来,儿童食品卫生一直都被家长和社会及媒体关注,关于此类报道更是屡见报端。然而校外“三无”食品却屡禁不止,甚至有些校内商店也在销售“三无”产品。据专家讲,长期大量食用含有化学添加剂、色素、香精、重金属、甜味素以及卫生严重不达标的食品诱发癌症、影响孩子智力发育的可能。近年来,儿童白血病等各种疑难重症病例不断增多的事实也警告家长和老师们,再也不能忽视垃圾零食对孩子的危害。那么,如何才能管住学校周围的小卖部呢?
首先,相关职能部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拿出解决方案对校园周边的经营小食口的店面要么规范管理,要么坚决取缔。不可否认,一些店主往往是小本经营的困难人群,取缔行动可能会影响到一些人的生计,但是事关下一代身体健康的问题更加重大。
其次,学校对学生有着管理和教育职能,学校要经常组织师生学习《食品卫生法》,结合周边环境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最后,老师和家长也要真正认识垃圾零食危害学生身体健康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家长要从经济上约束儿童购买零食,提倡节约;老师要教育孩子远离垃圾食品,做个健康少年。同时培养孩子辨别“三无”食品的能力,从根本上杜绝病从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