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质监局召开了2011年区域性产品质量提升工作调度会。会议对全市区域性产品质量提升阶段性工作进行了分析,7县(市)局主管副局长对本区域工作情况做了详细汇报。会议指出今年系统各单位对区域性产品质量提升工作认识有所提升,措施更加具体完备,特别是对本辖区内涉及的企业(生产点)的底数比较清楚,并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但依然普遍存在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办证(照)难、无证(照)生产等突出现象,存在管理松弛、服务企业不到位,宣传教育跟不上、名牌培育有差距等问题。会议要求各单位在下步工作中要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规划,充分发挥协作组织作用,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努力营造浓厚氛围,与先进企业“对标”,把提升工作引向深入。
石家庄市质监局副局长夏玉颖组织与会人员讨论了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下步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区域性质量提升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并且要创新思路。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监管,绝不仅仅是质监部门的职责,涉及到环保、工商、发改、电力等多部门,仅凭一部门之力难以完成提升任务。要善于与政府和各部门沟通,要不断以书面形式给当地政府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和遇到的困难,取得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借政府之力做好区域性产品质量提升工作。要抓住我市开展“重点区域、重点产品质量整治”行动的机遇,彻底清除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对无合法生产资质的生产单位,要分三步走:一是督促办证(照);二是促进其上档次,纳入许可范围;三是对达不到法定条件的,坚决报政府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