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信息化网络 探索先进监察模式
湖北鄂州市质监局探索新模式有效整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检验管理
“从2003年至今,我市数千台特种设备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创下了连续8年零事故的纪录,多次受到省市有关部门表彰。”日前,湖北鄂州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鄂州市是湖北省唯一一个直接管辖到乡镇的地级城市,也是该省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特种设备也急剧增长。截至目前,全市注册登记的特种设备共分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厂车5大类,5130台(套)。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特种设备被安装使用到新的社区和一批重点工程,使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面不断扩大,新情况不断涌现,工作量大幅上升。
“原来以人工巡查为主的监管方式已不适应新的安全监察形势,要保证特种设备的绝对安全,必须探索新的监管模式,建立动态信息化网络体系。”鄂州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2009年,该局组织技术力量开始对信息化网络体系的关键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检验管理系统进行自主开发,后又引进武汉市质监局与瑞德软件公司联合开发的一种信息系统。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一个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检验的优良管理平台。该平台集成登记管理、计划管理、日常办公、设备备案、施工备案、事故隐患、证件管理、行政许可、公示发布9大功能,以设备注册信息及作业人员信息数据库为基础,连接市质监局官网相关业务入口,监察人员可以完成诸如网上审核告知等一系列安全监察工作。
据介绍,该平台可以完成特种设备的检验、管理等全部业务。如对新设备,根据设计规划,检验机构每人将获得一个登录帐号,根据每人持证情况与职务分配操作权限。然后是注册登记,增加新设备的信息数据库,以便纳入安全监察与检验管理。只有进行了注册登记的设备才能纳入安全监察与检验管理,才能出具监督检验报告,报告通过起草、审核、批准一系列流程完成。为保证报告出具的质量,系统根据相关技术规程编制了报告模板,软件亦会依据收费标准自动计算出检验项目的收费数额,最终可打印出报告。
对于未能在规定时限进行的监督检验的告知,系统会发出预警,提醒相关人员作出相应处理,有效解决了告知滞留现象。此外,系统还会根据每台设备上次检验时间判断出此次检验时间,对于超期未检的设备,会提出预警。
5月11日,记者亲自体验了该系统的先进功能。通过鄂州市质监局官网入口登录到系统,记者告知要安装一台电梯。监察人员对在网上告知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告知单迅速流转到检验机构。工程竣工,检验机构实施检验,注册登记,报告编制,审核批准,最后打印。这一系列流程,只要鼠标一点,就会很流畅地完成。
据该局技术人员介绍,该平台的先进之处在于实现了安全监察与检验管理的有效整合,保证了所有信息的适时更新。因此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系数和办事效率,保障了质量,并与湖北省质监局系统的动态信息化网络体系相连接,形成了一种全覆盖的特种设备监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