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壮举,当时有些贵族嗤之以鼻。在庆功宴上,有贵族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穿过海洋航行谁都会。”哥伦布并没有反驳,他从盘子里拿起一个熟鸡蛋,平静地说:“诸位,你们谁能把这个鸡蛋立在桌子上?”贵族们你立我立,谁也没能立起来,最后只好看哥伦布了。他拿起鸡蛋朝桌上一磕,鸡蛋立住了。贵族们很不服气,说要是这样,他们也会立。哥伦布笑着说:“这的确很简单,我只不过改变了一点点,可问题是你们这些聪明人却谁也没有在我之前想起这样做。”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已无据可考,但哥伦布“只改变一点点”的说法,若以创新的视角看,却颇具教科书意义。
在许多人看来,创新往往意味着翻天覆地,摧枯拉朽。这种理解并没有错,但这只是对创新结果的延时性判断,或者说,这只是对创新之“新”的效果认识。这种认识忽略了创新之“创”所具有的“微变”属性。所谓“微变”,即创新在产生引人注目的巨大结果之前,其连接旧有事物的起点并不显著,很多时候仅仅只是增加或减少了“一点点”。
当年日本的大野耐一从美国超市的商品供应形式受到启发,改造了汽车生产线,使每一条线都成为前一条线的顾客,每一条线又都作为后一条线的超市。这种模式,即“牵引系组”,是由后一条线的需求驱动的,它与传统的“推进系统”,即由前一条线的产出来驱动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此举形成了著名的丰田“精益生产”模式。大野耐一把生产线从“推进”改为“牵引”,这种创新只不过是方向的“一点点”小改变而已,然而其效果却是颠覆性的。
空调应当是什么颜色的?在人们的头脑中,理所应当是白色。然而,格兰仕空调在某个夏天却把空调涂上了各种颜色,这就是格兰仕改变的“一点点”。格兰仕由此举起了“颜色革命”的大旗,带来的销售量的增加可就不是“一点点”了。据悉,格兰仕在了解到年轻一代消费者希望空调能够成为家庭整体装饰的一个部分,与整体的装饰风格协调统一的需求现状后,向市场推出了8种不同颜色的空调产品,使得从来和时尚不沾边的空调也有了流行色。格兰仕在颜色上的创新之举,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就如同哥伦布把鸡蛋轻轻往桌上一磕。然而在它之前,这“一点点”的变化,没有谁能想到。
“一点点”之所以被忽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许多企业不会提出问题,尤其不会对已有答案的问题再提问。管理大师杜拉克曾经说,企业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只记住了答案,却忘记了问题是什么。空调应该是什么颜色?在厂家最初开始生产的时候一定问过这个问题,而且也一定做过研究,可能据当时的情况得出的结论是白色。然而时移事易,今非昔比,可大部分厂家却只是记住了以前的答案,而忘记了这个答案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得来的。空调可以是白色,当然也可以是其他色彩。说到底,一切都取决于消费者。如此看来,创新并非只是寻找一个答案,更重要的是还要提出一个问题,一个针对答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