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酰胺属于神经毒素,动物实验致癌。”对于这一表述,许多人并不会太在意,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丙烯酰胺”这东西长什么样、它到底在哪儿,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然而当被告知“方便面里就含有丙烯酰胺”这一情况,大多数人可能都会惊出一身冷汗。即使接着告诉他们,“方便面里的丙烯酰胺并不多,其含量范围在15~80微克/千克”,估计他们仍不能安心地吃方便面了。
我们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科学知识,差不多全是这种只言片语的东西。一旦这种不完整的科学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比如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这时人们往往只会关注“有毒”、“有害”、“致癌”之类字眼,从而完全失去了应有的理性判断,甚至会做出不明智的选择。
事实上,上面关于丙烯酰胺的表述并没有错,问题在于这种表述断章取义,它忽视或者说故意漏掉了至为关键的“量”的概念。丙烯酰胺广泛存在于日常食用(包括家庭自制及工业加工)的众多食品中,但是食物中含有致癌物和吃了就致癌完全是两回事。判定这种物质是否真的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必须考虑“量”的大小。国际卫生组织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标准,规定食品的丙烯酰胺含量不能超过100微克/千克,这是一个安全数值。
尽管完整的科学知识并不缺少,但是要求每一位消费者都能主动去掌握,这既不现实,也不必要。而在绝大多数消费者在学习与生活相关的科学知识时经常处于被动状态,并因而造成消费知识贫乏的情况下,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及其他社会公共机构科普教育宣传的作用,就显得极其重要。
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尽管在政府的不断努力下,我国食品安全的整体水平在上升,但食品安全事件却一再发生,每一个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及炒作,都在消费者中引起恐慌和震动。这说明,在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诸多问题中,消费者知识的贫乏,公众科普教育的缺失,也是一个大问题。
与积极的科普教育宣传缺失相伴的,是一些消极甚至伪科学的东西大行其道。近些年,在食品安全方面经常会出现一些并不科学的报道,有些报道中的一些说法打着科学的幌子,对相关科学研究断章取义,向社会发出“警示”,误导消费者,制造了市场混乱。比如前几年曾一度热炒的“方便面致癌说”、“不含防腐剂”虚假宣传等。这种情况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和食品科研机构组织的高度关注,专门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专项科教宣传,尽量消除其不利影响。
分析一些炒作事件,我们都会发现事件背后存在企业“暗鬼”,是它们为了自身利益在故意制造事端。事实上,正如俗话所说,“同行是冤家”,行业内企业明争暗斗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再怎么斗也应该讲原则,所谓“行有行规”,不能使阴招“下绊子”,更不能以牺牲消费者利益为代价。宣扬伪科学甚至反科学的东西,不仅会误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还会破坏行业利益,扰乱市场,同时也给整个社会的发展制造了不和谐因素。
现在看来,对于每次被热炒的食品安全事件,都要认真分析研究,探究其背后有没有利益因素参与。如果发现有宣扬伪科学,故意制造混乱的企业,有关部门必须要展开进一步的调查,查明原委,找出责任者,对其进行严厉惩罚,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