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陕西果业:百姓致富的支柱产业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苹果总产量全国第一;浓缩果汁企业世界前5强中,陕西就占了3个;全世界每三杯果汁就有一杯来自陕西。”近年来,陕西苹果红透了半边天,不仅成为国内第一大苹果生产省,还走出国门,逐渐成为全球苹果生产和加工的集中地,可谓风光无限。
 

  陕西是水果生产大省,水果产业是陕西“三农”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民生产业,“十二五”期间,陕西要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陕西果业,尤其是苹果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陕西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属于黄河中游和长江上游,为大陆季风性气候,由于南北延伸达800公里以上,所跨纬度多,从而引起境内南北间气候的明显差异。独特的自然条件赋予了陕西省生产多种北方落叶水果的资源优势,特别是渭北黄土高原,在北纬33°~39°地区,海拔800~1200m,降水适中、水热同季、光热资源丰富,是世界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
 

  陕西果业呈现出诸多优势和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规模优势明显。全省果园面积达到1625万亩,产量1238.5万吨。其中苹果种植面积902万亩,产量856万吨;猕猴桃种植面积70.9万亩,产量62.9万吨。陕西成为我国水果生产第二大省和苹果、猕猴桃第一大省。实现了苹果面积、产量、品质全国第一的目标。
 

  二是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全省已建成了渭北黄土高原苹果产业带、秦岭北麓猕猴桃产业带、秦岭南坡浅山柑橘产业带、黄河沿岸红枣产业带、大中城市近郊时令水果产业带等,品种的多元化、系列化和国际化格局已初步形成。红富士、粉红女士、嘎拉等优良苹果品种占到90%以上,从7月到11月,每个月都有一个主打品种上市。海沃德猕猴桃、红提葡萄等也已成为主要栽培品种。桃、杏、李、樱桃等时令水果种类不断增加,形成了多元化的品种格局。
 

  三是绿色有机果品和出口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全省已建成绿色水果面积300万亩,是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果品基地。经欧盟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中国与欧盟互认的有机果品基地11.5万亩,每年可生产15万吨有机果品。建成出口欧盟、东盟、北美等地区的认证基地80万亩,为扩大国际高端果品市场奠定了基础。
 

  四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得到加强。自2000年以来,仅果汁加工业吸引投资累计20多亿元,使陕西果汁年加工能力增长了4倍。建成全省浓缩果汁加工企业20家44个加工厂,年加工能力100万吨,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浓缩果汁生产加工基地。全省果品贮藏能力300多万吨,其中气调库、冷藏贮藏能力达到125万吨。全省苹果产后分选线达到60条,每小时加工处理能力300多吨。
 

  五是国外市场占有份额不断扩大。陕西果品目前已销往东盟、欧盟、阿盟、非洲、北美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苹果出口连续10年实现了两位数的持续增长,浓缩苹果汁成为陕西外贸出口第一大宗商品,出口和创汇均占到全国一半以上,占到世界贸易量4成以上,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赢得了话语权。
 

  陕西检验检疫局创新机制促发展
 

  果品作为高风险出口产品,根据“风险自控、监管到位”的原则,必须不断创新机制,强化监管,确保陕西出口果品质量安全,以优质的品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使其持续迅速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推动力。
 

  抓源头,积极指导企业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出口原料基地
 

  出口水果及浓缩果汁质量监管的重点在源头,工作的薄弱点也在源头。积极指导企业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出口水果基地,完善质量监管措施。目前,陕西全省已注册备案出口水果加工厂91个、出口果园634个,总面积86万亩。陕西检验检疫局依照检验检疫法规和进口国植物检疫的要求,对出口水果采取分类风险管理,加强对出口注册果园和加工厂的监管,建立出口水果溯源体系和不合格产品的召回制度,形成出口水果从果园管理到采摘、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等环节的质量管理链条,确保陕西出口水果质量安全。
 

  打基础,不断完善出口企业质量监管体系
 

  几年来,陕西检验检疫局通过培训、指导,帮助出口果汁企业建立健全出口食品质量安全体系,30家果汁加工企业全部取得了HACCP体系认证,其中,23家企业取得了美国FDA的认证资格。
 

  充分发挥电子监管作用,在果汁企业和重点水果加工企业推进电子视频监管,对原料果收购、筛选、加工等重点环节实施电子监控,方便对企业生产过程实施动态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同时,与出口企业签署“质量承诺书”,明确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保证整个生产环节规范操作和质量安全。建立出口果品风险分析机制,实行“企业分类+检测项目风险分级+过程检验+HACCP体系验证”为主的监督管理模式,加强原料质量控制,把好原料入厂关,确保产品质量。
 

  促合作,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质量监管机制
 

  依靠和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质量监管工作机制。根据政府、进出口企业以及检验检疫各自的职责,充分发挥“两个作用一个职能”,即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确保产品质量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企业作为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主体作用和检验检疫的依法监管职能,同时重视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重视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形成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政府企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充分发挥各级果业主管部门和遍布基层乡镇的行业协会的网络作用,对在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各类信息,及时通报给当地政府和果业主管部门,由他们加强对鲜果采摘、包装、运输等环节的监管和指导,企业在各级果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采取“公司+基地+标准化”的模式,做好原料基地建设,确保原料进厂前符合标准,保证产品出口质量安全。
 

  攻科研,解决果品出口技术难题
 

  围绕促进果品出口,开展科研攻关活动,不断解决果品出口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努力为企业扩大产品出口提供技术保障。几年来,陕西检验检疫局开展了以推动果品出口为内容的一系列科研攻关活动,先后编写并翻译了近百万字的陕西水果出口解禁资料和风险评估报告,由国家质检总局分别提供给有关国家作为考核评估依据,派员参加了中国与美国、澳大利亚、秘鲁、墨西哥等国植物检疫的双边谈判,推动了上述国家对陕西水果出口的解禁工作。充分利用好“苹果检疫”和“果蔬汁检测”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科研活动。针对美国是陕西浓缩苹果汁的主要出口市场,占出口总量的50%的实际,积极应对美国发布《果蔬汁HACCP体系法规-2ICFRT》,帮助陕西果汁加工企业实施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全面通过HACCP体系认证,使陕西的浓缩苹果汁获得了进入美国市场的通行证。
 

  重点区域
 

  四轮联动推动洛川出口苹果示范区建设
 

  位于陕北黄土高原的洛川县被誉为中国苹果第一大县。近年来,该县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推动、龙头带动的思路,大力开展出口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推动苹果质量提升,建成中国首个国家级优质苹果出口质量安全典型示范区,发挥了陕西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是政府主导推动。洛川县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县级五大班子领导分片负责、乡镇干部抓村带户,层层抓落实。该县每年投资200万元,同时积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国家食品安全等项目资金4000余万元,用于示范区果园种草、建沼养畜、引水入园、农资投入等项目的配套。目前,洛川县已建立符合出口标准的示范果园11.58万亩,年产优质苹果16.8万吨,出口欧盟、加拿大、墨西哥、南非、俄罗斯、中东、东南亚等40个国家和地区。
 

  二是部门协作联动。由地方政府主导,建立农业、检验检疫、商务、质监、财政等相关部门联合的农产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机制,从资金、技术、标准化、国际市场信息等方面形成合力,推动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示范区在注册果园管理、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病虫害防治与疫病控制建立了严密监管链条。该县在16个乡镇298个村设立药残监控点,形成县、乡、村三级药残检测网络。陕西检验检疫局在出口注册果园100%进行药残监控,确保风险可控。以专营市场为基础,该县建立示范区农用化学投入品配送体系,对农药、化肥、果袋、包装袋实行专营专供并登记备案、抽样送检,形成了“供、销、用”全程链式管理机制。工商、质监、农业、公安等部门定期对农资市场进行专项整治。
 

  三是技术支持驱动。陕西检验检疫局指导水果出口加工企业在注册果园管理、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病虫害防治与疫病控制建立严密监管链条,做到源头可追溯、过程可监控、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形成出口水果完整质量监管体系。陕西检验检疫局编写了《无公害水果生产与出口检验检疫》、《主要贸易国水果检验检疫法规》、《注册果园病虫检测作业指导书》等资料,对出口基地和企业进行培训和管理;协助示范区制定《洛川苹果园标准化周年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等,鼓励基地申请GAP认证、有机认证,支持企业建立HACCP、ISO9000等管理体系,推动基地生产逐步与国际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接轨。
 

  四是龙头企业带动。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洛川县注重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依靠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促进苹果出口。陕西华圣果业、延果集团等水果出口龙头企业在洛川县建立出口基地,按照“公司+基地+标准化”的模式,在示范区内建立符合进口国标准的注册果园,实现示范区苹果种植标准与国际市场有效对接。
 

  相关链接
 

  陕西省委、省政府充分利用渭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审时度势于2000年作出《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
 

  2001年成立省、市、县三级果业综合管理部门。全省适时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实施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产业化经营,大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使陕西果业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2002年,农业部把陕西确定为中国苹果优势产业带之一,进行重点建设。接着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陕西苹果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随后陕西苹果又加入国际地理标志网络组织(简称欧瑞金组织),成为国际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03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与陕西省政府签署了《关于促进陕西水果和果汁出口的合作备忘录》,通过抓果品出口,带动陕西果业发展。
 

  2010年4月,国家质检总局与陕西省政府签署了《关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展质量兴省活动,努力促进陕西西部强省建设战略合作备忘录》,再次明确提出扶持陕西果业发展。
 

  经过10余年来坚持不懈的大力抓果业发展,陕西跻身全国果业大省行列,并在世界果业格局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以苹果为主的果业,现已成为陕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发展前景 陕西苹果路在何方
 

  转型升级是我国“十二五”各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陕西苹果业也是如此。
 

  资深农产品品牌战略专家杨竣认为,目前,从产业组织创新、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技术装备升级、市场及贸易演进、产业政策规制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判断,陕西水果产业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由以面积扩大、产量增长为特征的外延扩张型,向以质量、安全、效益提升并重为标志的内涵发展型转化;由小规模生产、分散化经营为特征的高交易成本、高运行成本型,向规模化生产及加工、区域化集中布局、一体化经营为标志的现代产业管理体系转化;由主导品种独大、加工产品单一为特征的高风险型结构,向多元化开发、国内外市场资源一体化整合为标志的市场适应型结构转化。
 

  天时、地利、人和决定了陕西苹果在全国乃至世界苹果产业界的霸主地位。与世界其他主要水果生产区相比,陕西拥有大规模的种植生产基地、丰富的水果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较低的生产成本,从而造就了其巨大的生产潜力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就陕西苹果业未来国际化发展之路,陕西省果业局局长王振兴曾在一次讲话中说:“要从技术创新、人员培训、对外合作交流等三方面加强。不断完善苹果生产技术体系,依靠技术创新,促进陕西苹果产业升级,加快进军国际市场”。
 

  品牌化是目前我国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品牌是一种强有力的武器,它能够彻底改变顾客行为,并支配整个世界的格局,鲜苹果出口企业只有树立起强大的自主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长久保住自己的份额。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越是出口形势不好,品牌就越发显得重要,当然越是有品牌的企业抵抗出口波动能力越强,如果没有自主品牌,就只能成为转嫁风险和损失的对象。
 

  据了解,陕西苹果地方品牌太多,除了极少数企业外,大部分企业果实质量参差不齐,也没有建立创造品牌、维护品牌生命的基地管理体系,严重影响陕西苹果开拓国际市场。因此,杨竣建议,政府应着力扶持代表着优秀的质量标准和市场认知度的品牌作为陕西苹果的产业象征,代替“陕西苹果”地理标志产品走向世界,打造环保、质高安全的陕西苹果产业,使陕西优质苹果进入国际物流配送的供应链中,从而拓宽果农的增收渠道。
 

  陕西一些苹果企业成功的品牌化战略已经印证了这一说法。据介绍,“洛川苹果”、华圣果业的“华圣”牌苹果、延安果业的“宝塔山”牌苹果、咸阳果业“绿琪”牌有机苹果、北山果业的“狼果”牌苹果等终端消费品牌产品,悄然畅销,并已开始建设水果产业基地,进军全国市场。据悉,到2015年,陕西力争培育7~8个国内苹果知名品牌。
 

  出口之旅
 

  陕西苹果首次驶入出口澳洲之路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检疫要求最严格的国家之一。1998年日本即与澳大利亚签署了出口苹果议定书,但面对苛刻的条件,日本至今也没有打开苹果输澳之路。美国也是以检疫要求严格而著称,然而澳大利亚也仍未向美国苹果伸出过橄榄枝,出口苹果的工作仍停留在纸面上。10年间,中澳双方澄清了30多个技术问题和有关400多种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问题,最终确定16种检疫性有害生物。经过不懈努力,澳大利亚这个世界上检疫要求最严格的国家大门终于敲开了,中国随即成为第一个向澳大利亚出口苹果的国家。
 

  2011年2月21日,陕西省蒲城县发往深圳的18.5吨苹果正式起运,在深圳装船后销往澳大利亚。这仅仅是中国苹果生产第一大省陕西省向澳大利亚出口苹果的一小部分。随后,中国获准向澳大利亚出口的首批1490吨苹果,随后出口澳洲的苹果也从陕西、山东、河北、山西等地陆续起运。
 

  目前,我国苹果的年产量约30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而中国苹果出口比例却低于国际10%的平均水平,对外出口具有很大的潜力。虽然我国苹果已经出口到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仍有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对中国苹果紧闭大门。此次中国苹果,出口到检疫要求最严格的澳大利亚,标志着中国苹果质量管理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中国苹果出口到其他发达国家,不断提高国际高端市场占有率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国际高端市场,对水果的管理、加工要求非常严格。目前,中国苹果已经顺利进入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市场。然而中国苹果‘远征’国际高端市场,一直是检验检疫部门孜孜以求的梦想”,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全球苹果生产加工向陕西集中
 

  全球苹果生产正呈现出由分散向优势区域集中,加工布局向重点区域集中趋势,苹果产业全球总体重心转向亚洲,亚洲则转向中国,而中国就转向了以陕西为代表的黄土高原地区。“十一五”期间,无论全球还是全国,苹果面积、总产都在普遍缩减,而陕西却实施苹果北扩西进战略。目前,陕西苹果总面积达902万亩,总产量856万吨,其中建成绿色果品基地300万亩,有机果品基地15万亩,发展出口注册果园86万亩,且总产量首次超过山东跃居全国第一。如今,仅果汁加工企业全省就达20家共51个加工厂,拥有60多条生产线,年消化处理鲜果300多万吨。在浓缩果汁企业世界前5强中,陕西就占3个。
 

  在2010年西安举办的首届中国果蔬汁产业发展论坛上,全国浓缩苹果汁行业普遍认为,陕西经过15年的不断发展,已成为国内生产浓缩苹果汁的“硅谷”。浓缩苹果汁为一种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制造业的多个领域。目前,陕西浓缩苹果汁产业在教学、科研、生产、果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外贸出口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其生产能力达100万吨,其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国内五大龙头企业中陕西占3家;海升、恒兴、通达、安德利、中鲁等5家的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陕西已成为行业内公认的生产浓缩苹果汁“硅谷”,从而也带动了温带、热带以及小品种水果果汁业的发展的,陕西成为行业公认名副其实的苹果生产中心。
 

  特色品牌
 

  周至猕猴桃:周至猕猴桃生长于中国猕猴桃之乡周至县,周至县也是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县,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13万亩,年产量10余万吨。全县半数村种植猕猴桃面积占耕地面积50%以上。周至猕猴桃品种多样,其鲜果及加工品屡获国际国内多项大奖,并远销26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周至猕猴桃取得了欧盟有机食品认证,从而开辟了周至猕猴桃走向世界的新纪元。
 

  洛川苹果:洛川苹果位于人称“苹果之乡”的洛川。洛川苹果素以色、香、味俱佳著称。它品质优良,果形优美,个大均匀,果面洁净,色泽艳丽,肉质脆密,含糖量高,香甜可口,硬度适中等优点而居全国同类苹果之冠,誉满四方。1974年,在全国苹果品种鉴定会议上,其总分高于美国蛇果而蜚声海内外。外销新加坡、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及中国香港、澳门,是陕西对外贸易的拳头产品之一。
 

  蒲城酥梨:蒲城酥梨生长于酥梨之乡陕西蒲城县,蒲城酥梨主要由蒲城县金鑫农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金鑫”牌最为质优有名。蒲城酥梨曾走上国宴,曾获“中华名果”的殊荣。蒲城酥梨在国内外市场都有很高的声誉。近两年,蒲城酥梨已成功出口到澳大利亚、欧盟、中东、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者: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