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连五省(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的承德市,南邻北京、天津,北倚辽宁、内蒙古,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因此被誉为塞外明珠。
这里拥有许许多多的“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世界最大的皇家寺庙群——外八庙;世界最大的木制佛——千手千眼观世音……随处走走,自然风光秀丽,名胜古迹荟萃。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数不胜数。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一个产业发达、功能完备、品牌响亮的国际旅游城市成为新千年后承德市的一个发展方向。
围绕承德市委市政府这一定位和发展目标,承德质监人也在苦苦思索:如何树立战略思维找准位置、理清思路,紧贴市委市政府发展目标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为此,他们增强大局意识,采取新措施,善于发现解决工作中的“短板”,并以动态的思维处理并疏通瓶颈,为打造国际旅游城市、推动经济发展贡献了一己之力。
然而,承德工业化水平低、质量基础不牢,也是不争的事实。如何结合本地现状,贯彻河北省委省政府所提出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承德质监部门在新形势下再一次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增强了工作的前瞻性。他们不断更新观念,寻找质监工作突破口,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助推当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实现新的跨越和突破。
“我们必须把质监工作置于现实大环境、大背景下来定位、来思考、来谋划,攻克难题,破解矛盾,推动发展,开创监管工作新局面。”这是承德市质监局局长刘俊宽在2011年全市质监系统大会上提出的要求。
其实,承德质监人几年来一直都是这样做的。瞄准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宏伟目标,他们始终围绕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服务经济建设这一主线,以科学监管作为质监工作的落脚点,建立健全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全力提升承德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既助推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彰显了质监工作持久的生命之力。
标准护航国际旅游城市
仅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否能实现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毫无疑问,丰富的旅游资源与过硬的服务方式相结合才能与国际旅游城市的名号相匹配。
只有号准了“脉”,才能“药”到“病”除。然而,承德市旅游业的薄弱环节到底在哪里?质监局与旅游局、文物局等行业管理部门协调配合,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各服务行业的特点和企业的经营理念、服务行为规范、顾客满意度等情况,找出了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缺乏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为此,承德市质监局积极找点定位,牢固树立“抓旅游就要抓服务,抓服务首先抓标准”的指导思想,以标准化工作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切入点,建立健全该市旅游服务标准体系,积极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进程。
他们首先从提高服务业企业标准化意识入手,邀请专家举办服务标准化知识讲座,加强对服务业企业法人或领导者的标准化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的培训,使其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标准化活动中。其次,重点开展对服务企业标准化管理人员有关标准化基础知识的培训,形成既有标准化专业知识又了解行业情况的核心力量,为推进服务标准化工作提供人才保障。第三,对标准化业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培养标准化工作骨干,使其成为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承德市质监局选择承德服务领域中的主导行业——旅游景区作为突破口。选取滦平境内有“长城之精粹”的金山岭长城景区,着手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初步探索。帮助企业查阅大量资料,参考国家服务标准和各行业的有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起草了《金山岭长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进行试行。
犹如一剂良方、一副良药,服务标准化试行的情况令人欣喜,效果立竿见影,景区的服务水平得到游客了认可与肯定。
走进承德避暑山庄, 每一个景点都会让人眼前一亮:所有的工作人员身着清代服装,挂牌上岗,整齐划一;接待人员文明用语热情、委婉;讲解人员口齿伶俐、声情并茂;服务人员对待游客细致入微,亲如一家;保卫人员文明执法,一丝不苟……
而这些变化,都是质监系统在避暑山庄紧锣密鼓地推进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后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2009年4月,承德避暑山庄景区经申报、审核,被确定为2009年度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承德市窗口单位,在承德市质监局的指导和帮助下,景区管理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组织起草了避暑山庄服务标准化体系文件,包括服务基础通用标准体系、服务提供标准体系、服务保障标准体系等三大主体系2000多个子体系的避暑山庄景区服务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避暑山庄景区观光旅游服务的旅游交通、游览、 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等各项服务质量标准。
“我们实施标准化以来,各岗位的工作流程细化了,做到了处处有标准、事事有人管、岗岗有考核,告别了以往人管人的现象,现在我们用制度用标准管人管事,对不同的顾客达到同样的服务质量水平,顾客满意度大幅度提升,游客满意率达到95%以上,获得河北省服务质量奖,在游客心目中也树立了避暑山庄这个品牌形象。同时借助标准化的手段有效降低了组织运行成本,真正做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避暑山庄管理处负责人介绍。
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承德市避暑山庄管理处、滦平县金山岭长城管理处承担的避暑山庄和金山岭长城旅游服务标准化率先被列入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承德县乾隆宾馆也首批被列为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并顺利通过考核验收。
在榜样的带动下,承德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宽城天宝酒店、农行滦平县支行3家单位又被确定为2010年度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承德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作为首批省级行政管理的服务试点之一,开拓了河北省服务标准化新领域。
为确保服务标准化项目顺利推进,市质监局坚持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在质监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之间,明确各自的责任。质监局统一协调管理服务标准化工作,对制修订标准,统一立项,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各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分工管理本行业、本部门服务标准化工作,组织实施;企业结合本单位实际,抓好标准具体落实。
通过开展服务标准化工作,承德的旅游服务从简单粗放走向规范有序,不仅树立了承德良好的品牌形象,还使资源优势很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2009年,承德接待游客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当年实现旅游总收入72亿元,分别增长43.2%和42.7%,并荣获“中国十大休闲旅游城市”和“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称号。
据承德市质监局局长刘俊宽介绍,下一步该局将继续建立完善标准化专家库,使其在标准制修订、标准宣贯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把加强标准化工作当做建设承德国际旅游城市的基础工程来抓,力争通过两年的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建设,以“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为主要内容,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全面推动服务标准化整体质量上台阶、上档次、上水平。
“标准”护航,塞外明珠魅力绽放,承德的旅游支柱产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科学监管助推现代产业
采取“约谈制度”,为企业配制“套餐”;时刻保持“零距离”,为企业做“保姆”式的贴心服务;经常“换位”思考,在科学监管中实行“说理式”执法……这一系列举措是承德质监局这两年来为加快建设该市现代产业体系提供的全面、深入的质监保障服务。
2010年3月,为加快产品、工程和服务等各领域质量总体水平提升,打造承德“金字招牌”,质监局依据法律、法规和工作需要,科学编制了近3万字的《承德市质量工作规范》,此举在河北省尚属首次。
据悉,《承德市质量工作规范》分质量管理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质量工作、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以及认证和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五大部分,共23条。《规范》主要对名牌、优质、质量管理奖等各类质量奖项申报,质量档案、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的编制,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工作,质量专业技术人员注册登记、重大质量事故调查处理等工作进行规范,并对每一项质量奖项申报制定了具体工作流程图,明确工作步骤和要求……
《规范》很快成为该市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指南,成为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说明书”。“有了这本‘说明书’,我们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名牌申报,并对产品进行规范性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档案,避免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
规范服务是科学监管的另一种载体和表现形式。承德质监人始终把强化监管作为首要职责,扎实推进科学监管,严格监管措施落实,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在监管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管。在此之前,承德市质监局还率先在全系统内推行了说理式行政执法文书。这是一份“特殊”的“处罚通知书”,改变了以往行政相对人认为下达行政处罚通知书就是为了罚款的印象。它是一份“会说话、能沟通”的罚款通知,使质监部门“人性化”执法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说理式行政执法文书是以行政处罚决定书为载体,客观、全面地记载违法事实、办案程序、证据材料、法律依自由量裁等重要内容,并向行政相对人阐明行政机关做出处罚决定的过程、依据和理由。该文书以叙事、说法、论理相统一的方式,详实反映了处罚决定形成的全过程。同时,执法人员还必须向行政相对人阐明违法行为及危害后果、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方法、途径和期限,使行政执法成为一听即懂、一看便知的说理行为。
据质监局局长刘俊宽介绍,推行“说理式处罚通知书”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增强了质监部门执法行为的透明度,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有效化解行政争议,提升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
面对该市企业的质量基础和现状,承德市质监人不断地创新质量监管方法。
双滦质监分局开创服务企业模式,推行企业约谈制度,分门别类地将“需要”送上门。该制度主要以约见访谈的形式,逐家召集企业负责人,一对一地与企业负责人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根据企业的需要分门别类地将服务送上门。如送法律法规上门、送点子上门,引导企业开展优化重组、增强品牌意识、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了企业的市场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
承德县质监局服务举措推陈出新,他们“保姆”式的贴心服务,赢得企业一致好评。特别是他们的换位思考,成立5个服务队,为企业量身订制具体的服务职责。几年来,该局围绕政府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在全局副股级以上干部中建立联系企业制度,明确每名干部联系2~3家企业,局长和各主管局长每人联系3~5家企业,每年至少帮助企业解决1~2个问题。
不断创新质量管理工作,在抓微观管理的同时加强宏观质量管理,承德市质监局还编制了《承德市质量工作发展规划(2011—2020)》,完善宏观质量状况分析制度,对全市产品质量整体状况定期进行量化定性分析,查找产业发展特别是支柱产业、品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与差距,为政府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宏观决策服务。
为全面落实市政府《关于品牌建设示范工程的实施意见》,他们集中力量对钢铁、食品、制药、建材、装备制造、农业、服务业等重点产业予以扶持,希望培育一批生产规模大、品牌美誉度好、市场占有率高的中国名牌或区域品牌产品,形成具有特色的行业领军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力争5-8项产品跻身全省百项名牌培育规划。
围绕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决策,承德市质监局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谋划,出台了20项措施,围绕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打牢企业发展基础、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和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健全检验检测体系搭建企业创新平台等5个方面,为该市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全面、深入的质监保障服务。
地标产品打造“地域名片”
充分挖掘承德的产品资源优势,把产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承德质监人因势利导,努力把一个个地理标准产品也打造成承德市的另一张“地域名片”。
板城烧锅酒、围场马铃薯、山庄老酒、京东板栗、承德国光苹果等等,这一个个名声在外的产品,全部是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承德“土特产”。目前,该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总数量位居河北省第二。
走进承德乾隆醉酒业有限公司这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企业,那美轮美奂的厂区、浓郁的皇家文化仿佛让人置身于久远的年代。岁月更迭,板城烧锅酒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今天的乾隆醉公司正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向世人续写着百年经典。
如何做大做强这家百年老店?承德质监局把乾隆醉酒业作为市、县两级局一把手联系企业,在计量、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积极帮扶。2009年,乾隆醉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迁入投资3亿元、面积40公顷的新厂区之后,承德县局局长常久成带领技术服务队入企调研,为企业配备服务套餐,帮助办理市场准入工作,安排有关人员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检定、对特种设备进行检验、办理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组织办理QS市场准入手续并协助申报、审核验收事宜;帮助企业申报省政府质量奖和中国名牌;开展打击假冒伪劣,利用系统优势,形成省市县三级扶持企业保障网,为乾隆醉酒业发展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在质监人员的帮助下,乾隆醉酒业也以“产品质量”为抓手,做强“板城”品牌。将现代化科技手段与传统酿酒技术相结合,采用惠普、岛津、PE等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及色谱质谱联用仪等现代分析仪器,对原材料采购、原酒分级、陈酿、勾兑操作等生产过程和环节的质量进行全面控制。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他们积极对标先进,组织酿酒技工培训,通过技术比武提高酿造技艺,培养、筛选优秀技工作为独特五甑酿造工艺接班人。同时,通过挖掘和继承传统酿造工艺,形成了稳定独特的白酒风格和优异品质。
为使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得到有效保护,集众多美誉于一身的乾隆醉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当地政府和质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秉承传统五甑酿造技艺和五行文化的板城烧锅酒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进军,并成功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正式向“中国名牌、百年基业”的目标挺进。
这几年,乾隆醉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及其板城烧锅酒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名酒”等近百项殊荣。2009年,板城烧锅酒销售收入突破8亿元,利税近2亿元,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承德县水果交易市场,当地特有的A级绿色食品小国光苹果在众多果品中独领风骚,销售市场异常火爆,一箱箱国光苹果刚刚运到水果市场片刻就被消费者抢购一空,供不应求。据水果摊贩介绍,为了能够订到果质优良的国光苹果,他们要在秋季果品成熟之前就到果农那里预订才能买到。
小小国光苹果为何如此抢手?据了解,由于地形和气候条件等原因,地处燕山山脉的承德县非常适宜苹果生产。而在众多果品中,栽培小国光苹果的历史最为悠久,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有小国光的栽培,发展到现在已有60多年的生产栽培经验。所产小国光品质优良,香味浓郁,肉质细脆。目前全县栽培苹果5.8万亩,是河北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
为了扶持特色产品做大做强,承德市、县两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发挥职能优势,依靠政府和林业、农业等相关部门力量,以标准化管理促果农增收为突破口,按照“抓栽植增存量、抓标准增效益”的发展思路,根据标准化生产要求,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实际,邀请林业部门专家一起制定了《A级绿色食品苹果生产管理技术标准》、《A级绿色食品苹果质量标准》、《A级绿色食品苹果病虫害防治技术标准》等一系列标准。对果树育苗、栽培、施肥、剪枝、疏花、疏果、套袋、病虫害防治、采摘及采摘后处理等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全面形成了“小国光”苹果生产综合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连续几年大力推广标准化,应用无公害绿色栽培技术,“小国光”苹果产量大幅提高,品质全面提升,果品年均产量7400万公斤以上。
2009年,承德质监局从保护和提高地方特色优势产品知名度、促进名牌战略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将承德县国光苹果作为申报地理标志产品。2010年,在国家质检总局通过受理申报成功。
从此,贴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签的承德县国光苹果,将拥有自己的新“护身符”。不仅价格大增,且在市场上倍受青睐,产销量也不断创出新高。如今“小国光”苹果产值达1.8亿元以上,10万果农靠果品产业实现了增收致富,“小国光”让承德县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站在时代前沿,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不放松,几年来,承德质监系统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步、更新观念无止境;承德质监人不断寻找工作突破口,在各个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
发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于承德质监人来说,每一个今天都是起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他们肩负新的历史使命,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振奋精神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