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子贡赎人与子路受牛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子贡赎人的故事讲,春秋时代鲁国规定,凡鲁国人看到本国人在他国沦为奴隶,可以将之赎回,费用由国家补偿。子贡赎买了一个奴隶,但他“发扬风格”,拒绝了补偿。世人夸子贡高尚,但孔子却责备子贡阻挡了人们继续赎买奴隶的好事。子路受牛的故事讲的则是,子路救了一个落水者,人家酬谢他一头牛,他收了下来,孔子称赞弟子做得对,说以后鲁国救人的人会更多。
 

  管理借鉴
 

  从正反相对的这两个故事看到,孔子对一种道德行为的评价,重点不在于细究好人好事背后是否有纯粹的道德心,而在于看此种行为能否形成良好的道德激励。如果一味地强调道德的高尚性,而忽视了好人好事应有的社会回报,那么道德行为就有难以为继的危险。不求任何回报的道德标准固然高尚,但并非人人可为,也并非长久可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结合物质利益去做,任何时候只讲精神奖励,不讲物质奖励,甚至以精神奖励来抵消和冲刷物质奖励,人为地制造物质和精神的错位和背离,久而久之便会使人们丧失精神追求,窒息进步的动力,即便是再好的道德行为也不会有人去光顾。管理也是如此,对公司和社会有贡献的人和事,不仅要给予精神奖励,更重要的是要给予实实在在的地位和物质待遇,使贡献者受到组织和社会的真正肯定,以此形成一个比工作比贡献的良好风气。并且对这种按贡献(无论物质或精神)取酬的行为还要建立有效的机制,保障这种行为的长效性。

作者:赵文家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