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出来的收获
通过此次买样工作,CQC发现了此类产品存在的问题:一是,虽然绝大多数“节”字标产品质量过关,但仍存在少数产品不能达到能耗标准。根据特殊检查情况和企业的不合格原因分析,主要为节能节水产品对生产工艺及过程控制要求较高,当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如环境温度、设备压力、预热不均等),或关键工序的操作人员疏忽或不当操作,都有可能造成能耗不达标。因此,他们认为,在对节能节水企业进行工厂检查时,除了关注产品一致性及生产能力外,更应该加强对企业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的专业性检查。二是部分获证企业不加贴“节”字标识,使得在买样过程中确认其是否为节能节水产品较为困难。并且少部分企业获得“节”字标后,目前主要用于宣传提升企业品牌,生产销售的产品数量非常少,在市场中几乎购买不到。
至此,此次市场买样工作圆满完成。CQC相关部门提出,本次市场买样检测不合格率高于年度监督抽样检测不合格率,效果明显,再次验证了从市场抽样的方式能够更真实的反映产品实际情况。同时,在前期调研工作充分和方案策划简便可行的基础上,整个市场买样工作进展较为顺利,为后续开展市场买样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他们总结出4点经验。
制定符合认证规范和产品特点的行动方案。一是根据产品特点确定市场买样工作模式。此次市场买样工作的关注重点为节能节水产品是否能够达到相关标准,且产品本身并不属于装配型产品,难以根据产品外观和结构核查产品一致性及节能节水指标,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产品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因此,制定了“市场买样+样品检测+特殊检查”的工作模式。二是简化市场买样操作环节。通过前期对节能节水产品销售情况的调查,发现该类产品主要面对城市中消费水平较高的人群。为了提高买样效率且保证样品真实性,此次买样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大型城市的中高档建材或商场中。三是制定符合认证相关法律法规的后续处理方案。根据水嘴、便器产品实施规则规定:“可在市场随机抽取样品,如果检验不合格,则判定该证书所覆盖型号不符合认证要求,该证书立即暂停。”电热水器产品实施规则规定:“每个生产厂抽同批次同型号样品3台,1台检测,2台留样封存。如果检验不合格,将2台留样样品送检。若均合格判定产品检验合格,若其中一台不合格,判定所有获证型号不符合产品要求。”因此,确定除特殊检查不通过暂停全部证书外,水嘴和便器产品发现不合格且特殊检查未发现严重不符合,暂停样品对应证书。电热水器产品发现不合格且特殊检查未发现严重不符合,以飞行检查方式执行下年度监督检查,并加大监督抽样力度。
事先做好企业告知工作。无论是市场买样或是市场核查工作,其目的都在于规避工厂抽样环节中存在的企业备样的情况,从市场流通领域真实获取产品的质量信息,并达到震慑企业,敦促产品质量提升的目的。作为证后监管的新手段之一,市场买样工作必须首先得到获证企业的认可。此次市场买样工作实施前,通过网络公示了实施方式、范围和处理办法,同时,要求各分中心将此项工作通知到每个获证企业,做好企业告知工作。
事后做好样品确认和检测结果复核工作。考虑到直接根据市场买样检测结果处理认证证书缺乏法律依据,应允许企业对市场购买的样品进行确认,对样品检测结果进行复核,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合理合法地进行证书处理。买样过程中,地点优先选择大型商场以确保样品真实性并保留购买凭据。检测结束后,及时将不合格产品的检测报告发送给相关企业,如有异议,企业可申请复核。特殊检查过程中,出具购买凭证,要求企业对购买样品进行确认。从各个环节上确保市场买样流程合理合法。
市场买样模式有条件的适用于其他认证产品。市场买样模式适用于其他认证产品,至少应考虑以下条件:活动经费的规模、认证推广的程度、检测周期的长短、产品的销售渠道、产品本身的特点等。本次选取的3类产品均具备节能节水认证推广较成熟,销售价格和检测费用适中,检测周期不长,可在市场上购买到样品等特点。但部分认证产品存在检测或销售费用高昂(如节能空调、灯具等),检测周期过长(如节能灯具等),不在市场领域销售(如节能电机等),获证企业数较少等情况,不适用采取市场买样方式。另外,部分装配性产品通过核对产品结构和一致性可以发现不合格产品,因此在有限的经费条件下,可省略样品检测环节。
本次“节”字标产品市场买样工作,是CQC继家电下乡产品市场核查活动后,采取的又一针对市场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管的新措施。该工作得到了相关实验室和获证企业的大力配合,取得了明显效果,引起获证企业的高度重视,为后续开展市场买样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