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环境友好 进入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一个好的公司与一个伟大的公司是有区别的,一个好的公司能够为顾客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一个伟大的公司不仅能为顾客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还竭尽全力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目前,在中国数十万企业大军中,又有30家企业脱颖而出,开始朝着伟大的目标迈进。 12月18日,2006“国家环境友好企业”命名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富士施乐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北京燕京啤酒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获得了“国家环境友好企业”这一国内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最高荣誉。

环保与效益如影随形

  走环保之路是优秀企业必须做出的选择。目前,中国企业正在不断促进环保的生产和经营。企业引入好的环境标准,可以降低成本和开启新兴市场。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同行做出了表率。

  一直以来冶金行业都是环境治理的重点。宝钢是全国冶金行业和上海市首家获得“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称号的企业。他们在一、二、三期工程建设中,环保设施达316套,投入资金43亿元,约占基建投资的5.3%;投入5亿多元进行生产线改造,上了200多个项目。宝钢的高炉、转炉、焦炉煤气回收利用率接近100%,水循环利用率97.6%,固体废物利用率98.1%;吨钢物耗、能耗、水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国家或国际领先水平。宝钢地处工业集中、人口稠密的上海,对大城市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紧随其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施了一系列环境治理措施和技术手段,通过3年创建,开发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项目,回收电力40%,实现水循环利用率和副产品资源化率分别达到96%和99%,并在钢产量比1995年增加3倍的情况下,万吨钢烟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两项指标,均属于全国钢铁企业最低水平,改变了冶金行业传统的耗能大户、污染大户的形象。

  在啤酒行业,继北京燕京、广州珠啤之后,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也跻身“国家环境友好企业”行列。公司自筹建起一直十分注重环保工作,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5%以上,达3800万元。每期技改都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对“三废”进行综合治理,在水处理上进行清污分流,能循环使用的处理后回收利用,如冷却水、除尘冲灰水全部循环使用,不能循环使用的生产性有机废水则经过厌氧-好氧处理达标后排放,并部分回用于冲网水使用;锅炉燃煤废气经除尘达标后通过65m高的烟囱排放,生产产生的CO2回用于啤酒生产;废麦糟、废酵母、煤灰渣及污泥等均进行综合利用。末端治理设施也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环保技术的发展,公司在五期技改时毅然放弃投资1400多万元建成的16条日处理能力达10800吨的“活性生物滤塔-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简称ABF法)污水处理线,而选用国内尚为少见的处理新工艺-UASB,并对四条ABF进行改造,形成两套厌氧-好氧相结合的新工艺,日处理能力达17000吨,目前仅启用两套“U-A法”工艺处理线即可满足旺季啤酒生产期间废水处理要求。在有效去除污染物的同时,不断进行挖潜、技改,从而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几年来公司不断改进生产工艺设备,发动员工为节约资源献计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公司严谨的资源节约管理制度的制约下,员工“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做起”。实施物品采购货比三家,比价采购,选购质优的原辅材料,增加原料的利用率,降低污染物产生量,降低生产成本,废旧物资实行百分之百回收,竞标出售,对能消化的旧材料部件等做到物尽其用。

  很多企业创建“环境友好”走过了漫长艰苦的过程。对刚刚命名的仪征双环活塞环有限公司来说,起初刚刚满足22项指标的基本要求,但有专家对该公司提出了确保电镀废水不外排,实现电镀废水“零排放”等更高的要求,公司立即制定了实施计划、研究实施方案,并建设新设施、安装新设备,现在设备运行效果良好。

  采取措施改良环境行为,不仅使单个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量、节能降耗,而且使企业从达标排放提高到追求减污增效的最高水平,实现了清洁生产。企业内部职工和周围群众对企业环境行为的满意率平均超过97.5%。

看到潜在市场机会

  在经济日益增长的背景下,企业对各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扮演着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关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劳动权益和商业伦理,承担对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责任,不仅是全球企业发展的共同趋势,而且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联合国在2000年启动的“全球契约计划”中提出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九大原则,其中三项就是要求企业:应对环境挑战未雨绸缪;主动增加对环保所承担的责任;鼓励无害环境科技的发展与推广。包括中国的50余家企业和组织在内的全球2000多家企业已自愿承诺加入该契约。

  据悉,环境友好企业的创建活动始于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开始萌芽的一种的环境管理思想,目前已经稳步发展成为一项环境管理政策。当企业出现环境违法行为后,在法律规定实施纠正违法行为的措施之外,企业可自愿执行对公众和环境有益的项目,更好地补偿由于其违法造成的环境损害,从而部分或完全替代相应的处罚。9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设立环境优良企业奖和日本“环境大臣(部长将)奖”,每年分别有10家左右环境方面做得好的企业被表彰。另外还有诸如“优良固体废物处理单位”、“日本环境友好设备奖”等各种形式的奖项表彰环境行为优良企业。

  从2003年开始,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创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活动。3年来,已经有化工、石油、建材、能源、钢铁、汽车等十几个行业的38家企业被授牌“国家环境友好企业”,这些企业把环境保护的理念融入经营方针,努力创造以环境友好为核心的企业绿色文化,在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管理、履行社会责任等各方面都处于国内的先进水平,成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实践循环经济的佼佼者。

  现实中,一些企业包括个别知名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现象仍然存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郭沛源认为,约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首先应当确立企业才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主体与主角。目前,一些国家推出了很多基金产品,他们通过这些基金产品来协调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行为。比如“妇女权益基金”。这个基金产品就专门投资那些在妇女权益上有良好表现的公司,这个基金产品在普通的公司标准之外添加了与妇女权益相关的其他几条标准,例如妇女在董事会与公司人员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女性在公司中晋升的机会,公司对妇女员工的关心程度,公司的产品对女性是否有益等等。像这样的项目将来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企业不应当仅仅看到企业责任为它增加的成本,而应当看到潜在的市场机会。

  企业创名牌时也要过环保关。为了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促进企业重视环境保护,从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评价不仅加大了环保产品的比例,而且继续坚持所有申报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必须达到环保要求,达不到的,实行一票否决。

  今后,环境友好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实惠。有关部门表示,将为先进企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技术支持。通过各种科研、合作项目,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国家环境友好企业支持体系,完善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的激励与优惠政策,给予国家环境友好企业更多的政策和技术支持,使企业真正从坚持环境守法中得到实惠,并能够持续改进环境绩效,保障环境安全。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企业特别是优秀企业提高公众形象的意识日渐增强,环境保护的好坏直接关系能否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同时也是突破非关税壁垒的重要手段,更是为民族品牌争得进入国际市场的一张绿色通行证。

作者:王娅莉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26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