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浮尘或扬沙?多大的雨算大雨?强冷空气有多强?在12月6日由中国气象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召开的国家标准新闻发布会上,6项国家标准和两项相关标准对这些问题给出了明确的回答。
6项气象灾害标准分别是《沙尘暴天气等级》、《气象干旱等级》、《牧区雪灾等级》、《冷空气等级》、《江河流域面雨量等级》和《城市火险气象等级》,都是推荐性国家标准。另外两项相关标准是《沙尘暴天气监测规范》、《土地荒漠化监测方法》。这些标准由中国气象局组织制定,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于2006年8月28日批准发布,并已于2006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受灾国土面积广,是世界上遭受气象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沙尘暴、暴雨、干旱、低温冷害、雪灾、大风等气象灾害交替频繁发生,给社会财产、人身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危害和巨大的损失。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地理和气候差异很大,各地和各部门气象灾害标准不统一,在使用指标方法、划分灾害等级和监测、评估灾害发生和影响时,往往存在很大差异,难以满足各级政府和公众防御气象灾害的需求。
据介绍,《沙尘暴天气监测规范》规范了沙尘暴监测中常用的术语、监测工作任务和监测项目,以及沙尘暴测量方法、数据处理和沙尘暴天气监测与数值预报;《沙尘暴天气等级》依据地面水平能见度将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5个等级;《气象干旱等级》将干旱划分为正常或湿涝、轻旱、中旱、重旱、特旱5个等级,并评定了不同等级的干旱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牧区雪灾等级》依据积雪掩埋牧草程度、积雪持续时间和受灾面积将灾情等级分为轻灾、中灾、重灾和特大灾四级,并评定了不同等级雪灾的影响程度;《江河流域面雨量等级》以站点降雨量等级的划分为基础,将江河流域面雨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6个等级,给出了各等级对应的12小时、24小时面雨量幅度值;《土地荒漠化监测方法》规范了土地荒漠化地面监测的项目、方法、设备、观测季节以及航测图片调查的方法、要求,卫星影像的应用等内容;《冷空气等级》并将冷空气分为弱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5个等级;《城市火险气象等级》将城市火险气象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有关专家表示,这些标准的实施,将为推进我国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御,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提高各级政府防御气象灾害的管理和决策能力,保障国家公共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方法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