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25日至29日,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ISO/IEC JTC1/SC2/WG2(国际标准ISO/IEC 10646《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工作组)第49次会议。来自中国、加拿大、芬兰、爱尔兰、日本、韩国、波兰、英国、美国和Unicode组织的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台北电脑公会(TCA)的专家也出席了会议。
会议讨论并决定了有关国际标准ISO/IEC 10646《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当前的工作和未来的计划。
在会中,决定:(1)兰纳文(西双版纳老傣文)编码方案纳入到ISO/IEC10646: 2003的第四补篇计划中;(2)古代维吾尔文(Uyghur Orkhun)编码方案列入下次会议的正式议题;(3)增补两个藏文字符;(4)CJK统一汉字扩充C即将进入投票阶段。在未来的工作中,ISO/IEC 10646:2003第4补篇将启动,列入ISO/IEC 10646: 2003的第4补篇的文种与我国有关的有:CJK统一汉字扩充C、兰纳文(西双版纳老傣文)、麻将符号。根据计划,第一轮投票文本将于2006年12月15日发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维吾尔文编码方案是由我国新疆地区的专家提出的。在本次会议上,新疆大学吾守尔教授就此文件做了专门报告,并现场回答了4位外国专家就此方案提出的问题。对此感兴趣的各国专家一致同意:尽管Runic文字和古代维吾尔文有共同之处,但仍然应该将两种文字分别编码。此前,已有多位国外专家有意提出古代维吾尔文编码方案。我国专家首先提出此方案,是近年来我国国力迅速发展、标准化事业得到重视的具体表现,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政策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具体表现,国内外都将产生极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