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水生哺乳动物驯养师”国家职业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的出现,我国将进一步推动水族馆业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
“中国水族馆的标准之路才刚刚开始。”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水族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士莉说,在水生哺乳动物驯养师职业标准的基础上,应该尽快编制水族饲养人员的职业标准。
王士莉透露,水族馆专业委员会还将从社会功能、场馆设计建设、展缸和生命支持系统等几个方面推进水族馆业的标准化。
作为动物的饲养者,水族馆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王士莉表示,只有积极参加物种保护、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等社会公益事业,才能为水族馆源源不断地输入新的展示主题、展示内容和研究方法,把水族馆办得更加生动活跃,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从而吸引更多游客,保证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族馆建设已“盛行”十多年,上世纪90年代开业的大型水族馆多由国外公司设计和建造,我国水族馆场馆设计的力量显得相当薄弱,成功的设计案例不多。王士莉指出,水族馆设计、建设和管理涉及建筑、工程、材料、展示策划、艺术设计、维生系统、生物收集等诸多领域,国内设计公司应更多地从拓展和发掘展示内容、提高展品科学性和观众参与性等方面“加油”努力。
让生物能活下去、让生物既能生存又能生长、让生物既能生长又能繁殖——这是水族馆展示的三个阶段。王士莉说,在展缸环境的营造和生命支持系统的设计方面,水族馆业必须进一步认真研究和完善。
“如果我们能解决上述这些标准,至少在水族馆建设中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