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底,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前3个季度的生产和营销情况进行分析后得出了一个十分肯定的结论:公司全年销售额可以增加10%,浓香型白酒的优级品率提高9.3%。该公司总工程师罗维告诉记者,这一业绩是在酿酒工艺创新和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的基础上取得的。
2003年,在河套酒业这家有着50多年酿酒历史企业里发生了两件大事:河套浓香型白酒酿酒工艺技术创新研究项目的启动和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工作的开始。罗维先后成为创新项目和试点工作的负责人,他说,技术创新成果只有形成标准,才能创造效益,技术创新和标准是一项工作的两个阶段。
9月28日上午10时,记者进入河套酒业东大曲车间的一间曲房,还不到5分钟,就感到湿热难耐。据培曲组组长高世科介绍,新规程实施前曲房的最高温度只有59摄氏度,现在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是63摄氏度,湿度也增加了。这项新规程,就是在技术创新研究基础上修订的《浓香型大曲生产工艺规程》。
河套酒业的主打产品是浓香型白酒,大曲是决定白酒的质量和风格的重要因素。在消费需求悄然改变,南方人、北方人都喜欢醇和绵柔的白酒市场的压力下,罗维领导的创新项目的重点之一,就是通过提高制曲温度,增大曲房湿度等办法提高蛋白水解酶的活力,为耐高温微生物的生长创造合适的条件,酿造出香气幽雅、酒体细腻、醇和绵柔、回味爽净的河套酒。而制曲温度的提高,完全依靠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温度,由小曲块改成大曲块,在保温、保湿环境下培养,使用新型培养液等,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措施。
用泥料制成的窖池是浓香型白酒发酵的典型设备。就在记者来到河套酒业前的一周,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技术委员会将河套酒业的窖池确认为“北方第一窖”。河套酒业有1472个窖池,在我国北方酿酒企业中规模最大,而技术创新成果形成标准后改造的窖池,可以保证酒的香气浓郁纯正和质量的长期稳定。
举行“北方第一窖”确认仪式的现场是由一幢长约50米、宽约30米的厂房改造的窖池。和这一带常见的黄土色彩不同的是,改造中的窖池是红色的。罗维说,技术创新的另一个关键是窖泥及其功能菌培养工艺的创新,用复合功能菌培养的窖泥建窖制酒。经过蒸煮的各种粮食加入大曲制成糟醅在窖池中发酵,窖泥中的土壤微生物与发酵糟醅中的营养成分相互作用,生成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香味成分。复合功能菌的确定是在研究窖泥微生物区系的基础上并经过对比试验,又经多次试验最终选择了河套丘陵地区风化的红黏土对全厂的窖池进行改造。
河套丘陵地区风化的红黏土并不多见,采集和运输成本很高,窖池改造的试验验证已在小范围内进行过。和《浓香型大曲生产工艺规程》修订过程中的试验验证一样,窖泥及其功能菌培养工艺创新研究在无数次试验验证中得以完善并最终形成《窖泥营养液》、《窖泥》和相关生产及检验规则标准。正在改造中的窖池堪称在传统窖池中融入创新亮点的标准化窖池。
河套酒业的浓香型白酒酿酒工艺技术创新研究的创新点还包括酿造工艺的完善和蒸馏设备的的改进。和大曲生产工艺与窖泥及其功能菌培养的创新一样,酿造工艺的完善和蒸馏设备的改进也形成了一系列企业标准。
翻开河套酒业4大册企业标准的合订本,记者发现,在这由380项标准构成的企业标准体系中,一半以上标准都标有“2005年修订版”、“2005年首次发布”和“2006年修订版”、“2006年首次发布”的字样。如果将这个标准体系比作金字塔,那么,承载着丰厚的技术创新成果的《半成品酒》、《原酒入库质量》和《浓香型白酒》等产品标准无疑高踞这个金字塔的塔顶。用罗维的话说,这是广大消费者能够品味出的技术创新成果的标准。
罗维的话,是滤过默默无闻甚至枯燥的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工作后溢出的浓郁的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