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质量振兴纲要》实施十周年述评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从1996年12月24日国务院颁布《质量振兴纲要》(下简称《纲要》)到今天,近10年的岁月似乎一晃而过。然而,过去的10年正是我国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的10年,是我国质量管理事业迅速发展的10年,是我国全社会质量意识逐渐普及的10年。应该说,这些巨大变化与《纲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纲要》中提到,“要通过5至15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主要产业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使我国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跃上一个新台阶。”事实上,与1996年相比,今天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的确上了一个大台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些产业如机电、高新技术等产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2005年,我国机电行业出口约为4250亿美元,连续11年位列我国出口商品第一大类。海尔、华为等一批领先企业已经成为国际机电市场上的风云人物。家电、电梯、计算机、程控交换机等主要机电产品都已基本采用国际标准进行生产……

  从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来看,我国主要工业产品合格率稳步提高。从1996年,我国国家监督抽查产品合格率一直在74%~79.9%之间徘徊,直到2000年第1季度,国家监督抽查产品合格率终于跃上80%的台阶,达到了80.2%。2006年1~6月,大、中型企业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更是分别达到了90.6%和81.4%。产品质量的提高,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

  经过10年的发展,《纲要》中特别提到的原材料、基础元器件、重大装备、消费品4类重点产品的质量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以重大装备为例,目前机械、电子、石油化工等重大装备产品的安全性能指标已经全部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特别是石油化工类重大装备,其质量水平和生产能力都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的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也比10年前有了大幅提高。2005年建筑工程合格率从1996年的84%,提高到2005年的96%。住宅小区工程质量优良率达70%,公路、桥梁、港口、航道等重点工程优良率达100%;铁路、交通、邮电、民航、旅游、商业、金融、保险等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加强质量管理,逐步实现服务质量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顾客满意程度不断提高。

  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我国质量管理水平的进步。《纲要》提出,我国企业要通过严格内部质量管理、加强基础工作来提高自己的质量管理水平;各地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通过规范市场、完善监督机制、加强法制建设等措施来帮助和引导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经过10年努力,我国质量管理从“企业单干、政府单管”阶段进入了全面发展、全社会推动的新阶段。

  2000年,我国对1993年颁布的《产品质量法》进行了修改,明确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建立质量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以及相应的考核办法。”毫无疑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质量管理的主要参与者。据统计,仅“十五”期间,全国机械行业就注册QC小组达6.5万个,提出合理化建议14030条,创造可计算经济效益15.7亿元。从2001年开考以来,我国已有近35万人报名参加全国质量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越来越多的质量工程师成为企业质量工作的中坚力量。联想等一批优秀企业还摸索出了自己独特的质量管理模式。

  实施名牌战略、出台各地《质量振兴计划》、质量兴市、帮扶企业走质量兴企之路,10年来,各地政府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于我国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做了许多实际工作。实施名牌战略6年来,中国名牌产品评价范围达到227类产品,2006年有556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共有7个产品获得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000个地市开展了质量兴市活动,海南省还开展了质量兴省活动;浙江、广东、山东等省都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专门提到了如何发挥政府作用,提高本省的质量水平。

  《纲要》把“增强全民质量意识”作为质量振兴的目标之一。经过10年的普及,“人人关心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观念已经深入民心。作为普及全民质量意识的重要手段,现在每年9月的质量月已经不再只是质量人的节日,也成为全民的节日。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新闻媒体对于产品质量的报道越来越多;各类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纷纷开展多种多样的质量推广活动,质量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关心的话题。

  十年质量振兴,十年质量巨变,可以说,在《纲要》推动下,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精彩好戏。还有4年,《纲要》就要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我们有理由相信,那将是一个完美的结束,也将是一个更完美的开始。
作者:彭燮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6年09月06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