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日前,在北京举办的2006国际RFID技术高峰论坛传来消息,我国将在年底前开放射频使用频率,射频识别国家标准也即将出台,这对国内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RFID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广泛应用于各种磁卡中,比如身份证、现在用的公交一卡通,还有零售业,在超市中代替现行的条码,为每件商品提供电子标签“身份证”。此技术被业界公认为是本世纪最有前途应用技术之一。
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助理孔洪亮介绍,目前,我国迟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开放频段,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我国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世界上得到相关国家支持和参与的是美国公司所制定的标准,此外还有日本和国际标准。
出于知识产权、国家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中国需要制定自己的标准。“我们要有自己的话语权,不然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中国企业每年光向各个标准组织交的钱就是一个巨大的数目。”此次峰会的发起人、亚太RFID技术协会秘书长周文豪非常关注我国自己标准的建立,“国内有些组织和个人在标准问题上对世界潮流采取对抗的态度,开始是我们自己有能力对抗,但是当对抗无效时便想利用国际其他势力来进行对抗,例如有时利用UID,有时利用iPico公司等,这样做恐怕不能称为‘爱国’吧。”
周文豪指出,日本射频识别的泛社会化使用是一种了不起的理念,可以弥补当初强调射频识别主要应用于零售业的缺憾,但我们没必要追随其标准,更没必要联合它与其他标准抗衡。
市场调查显示,未来两年射频识别技术将会大规模使用,而目前国内却不见动静,大部分企业仍持观望态度。“射频识别的应用前景很好,但目前缺少统一的标准和开放的频段,国内企业不敢轻易涉足其中。”刚刚做完中国射频识别企业基本情况调查的《RFID技术与应用》杂志社一位编辑说出了业界心声,“现在企业规模比较小,在没有统一标准和开放频段之前谁都不敢第一个吃螃蟹。”
“谁知道国家会用哪个标准,会开放哪个频段,万一开发的产品不符合国家要求,那损失就大了。”来自深圳的一家射频识别技术企业老总说出了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