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李百胜时,他正在庭院里凉晒刚刚采摘下的棉花。
李百胜是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盐东镇的一个普普通通的棉农。“今年棉花收成怎么样?” “棉花丰收了,比常年增收了两三成,但我们这里的几个产棉县没有取得生产许可证私自加工皮棉的企业也遍地开花了。仅射阳,就有二三百家。” 面对记者的提问,老李的回答一字一顿,言语间流露出忧虑。
在一张旧得看不出本色的书桌上,码放着许多棉花种植、加工等方面的书籍。老李说,这些书是他近两年搜罗来的。
“您只是一个普通棉农,为什么关心棉花加工这些‘分外’的事?”
“说来话长。射阳是国家产棉大县。前些年,我在一家皮棉加工厂做过技工。看到棉花加工很赚钱,这里的棉花又很多,就辞了工,自己购置了小轧花机、土打包机等设备。干了没多久,就被查封了。为弄清到底亏吃在哪里,于是买了这些书,开始学法。自己懂法了,还要告诉别人守法。”老李顺手拿起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哗哗地翻着:“这是国务院第314号令,全称是《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您看,这第3条说:‘棉花经营者从事棉花收购、加工、销售或者承储等经营活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资格认定。’第8条要求棉花经营者加工棉花,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对所加工棉花中的异性纤维和其他有害物质进行分拣,并予以排除,’‘棉花经营者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皮辊机、轧花机、打包机以及其他棉花加工设备加工棉花。’但违反这些国家规定的现象,在我们这里非常普遍。”
老李说,他学法之后对当初受到的处罚心服口服,但令他想不通的是,近几年,对那些违法的事情怎么就没有人来过问。现在违法私自加工棉花的小企业呈增加态势,某村的村干部靠非法加工棉花致了富,被当作致富带头人受到乡里的表彰。仅那个村,非法加工棉花的小作坊就不下五六家。
“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加工棉花的作坊在这里很多,这些设备在盐城很容易就能够买到。用这些设备加工的皮棉,会严重影响皮棉的质量,使棉花降级降等。那些小作坊根本谈不上质量保障,只要随便去一家,就可以发现那里存在的质量问题有多严重。”老李的眉宇间透着凝重。
“《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第6条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棉花质量违法行为,均有权检举。’以前不懂法,现在知道了,就要坚决和这些行为对着干。”老李深感自己的力量有限,却抱定了决心,他认定:“这不是管闲事。我就不相信,违法的事就永远没人管!”
采访后记
盐城是国家棉花的主产区,棉花产量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皮棉质量如何,直接影响棉纺织品的质量。11月初,记者对射阳、亭湖、大丰等产棉县、区、市进行了暗访,无论是公路两旁,还是乡村小道左右,遍布着许多棉花加工小作坊。在加工现场,小作坊主未挑拣异性纤维,就将收购来的棉花直接用于加工皮棉。棉包上大多没有国家规定的相应标识;棉包的边角处裸露着皮棉,稍加留意就可发现棉籽皮等杂质。据随同暗访的有关专业人士讲,这些非法加工窝点的设备,绝大多数都是国家禁止使用的。问及作坊主知道不知道加工棉花需要生产许可证,他们表现出的是满脸的迷惑。
此外,另有一部分棉花加工企业虽然没有取得生产资质,但其设备已经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如何引导这些加工“黑户”企业走上遵纪守法的路子,是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当务之急。